美林看世界:日股真牛重現絕非虛火

美林看世界:日股真牛重現絕非虛火

近期各地經濟迅速增長,當中尤以日本經濟的改善情況更為明顯,東京證交所指數更升至多年新高。日本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已經出現持續上揚的勢頭,通縮終點經已在望,企業加薪的新聞亦明顯較早兩年倍增,可見日股已真正擺脫了長達10年之久的熊市。
其實,日本經濟自2003年下半年起已見轉強,雖然增長步伐未能與新興市場比較,但基本因素看來仍有助經濟持續復蘇。以非金融業的企業為例,企業積極重組,帶動日本經濟出現結構性的轉變,錄得淨盈利的企業已較之前為多(見附圖)。

企業恢復盈利能力

回顧60至70年代,日本企業的經營利潤率平均高達8%,領先歐美等經濟強國,並在全球享有領導地位。然而,到了80年代,由於日本企業着重規模擴展多於盈利提升,經營溢利因而下跌;在90年代資產價格泡沫爆破初期,日本企業的盈利能力更進一步下跌。因此,日本企業回復良好盈利能力,是日股前景長線被看好的最有力支持理據之一。
日本政府也積極迎接牛市的來臨。日本央行早前宣布將會結束長達5年的超寬鬆貨幣政策,不過投資者對日本有機會落實6年來首次加息仍然感到不安。市場普遍預期,央行在今明兩年將加息3次,但對於加息時間表則未有定論。日本經濟產業省亦於最近公布,希望透過發展「東亞」自由貿易區,令日本的經濟再進一步。參與貿易區的國家包括東南亞、中國、印度和澳洲等國,預期參與國家的整體國內生產總值將可提升約25萬億日圓,單以日本計則達5萬億日圓。

價值型股票風險低

在今年年初,受活力門醜聞事件拖累,日本不少小型股份均錄得相當的跌幅,但很多已於近日收復失地。
對於較保守的投資者而言,由於現時市場仍較受市場氣氛影響,因此投資於日本價值型股票可減低相對的風險。鑑於其吸引力來自實際盈利和賬面值,因此短暫的市場或經濟事故,並不會對股份構成沽售壓力,風險相對較低,但其投資年期則需時較長。
所謂價值型股票,即表示股價暫時處於較低的水平,部份原因可歸究於被市場投資者忽略,由於未有熱錢追捧,因而欠缺上升的動力。從歷史的數據中,跑贏的股份亦以價值型為主。
然而,並非所有落後大市的股份也能稱之為價值型的股份。有經驗的基金經理除了會考慮其市盈率外(即股份本身與其行業同類股份比較),還會研究可能潛伏的負面因素,如企業當時面對法律訴訟、分析員對盈利與銷售目標的負面報告等,這些因素對企業的短期股價都會造成壓力,因此,基金經理的角色就是明辨股份的實際盈利和增長能力,盡量為投資者購入適當股份,爭取優厚回報。
美林投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