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工作,內地城市一班港友最頻繁活動無非試試新菜館,周末廣東話飲茶與沐足全身按摩;郊遊賞花之類不是沒有,比較少。昨天說蘭心,因為它道地,屋企,更是屋企來得上海人,中國人,海外人都同樣歡迎,從家常到國際,可見單純本土文化有其重要性,最怕一下東一下西變了假混血兒。蘭心做的菜其實不特別,樣子有點鈍,味道為純正家常上海菜的醬、甜、肥,不過很好味。它讓我回憶從前鄰居杜媽媽家的菜。杜家解放後南下,杜爸爸在當時上海紡織業天下的荃灣作紡織領班,杜媽媽在我們村中間開個小士多,杜家孩子跟我們差不多年歲,一起玩,附近農場旅居的上海人以杜家士多作聯絡中心;儂,阿拉,曉得……之類簡單上海話聽多了;今天上海朋友都笑說不要在鄧某背後說上海話是非,他曉聽!
那時杜家的菜都紅燒好,醬好,放在櫥櫃,天氣冷,蓋上一層肥油,黑黑紅紅,其貌不揚,但隨杜家小朋友偷吃,那甜味最引我。今天一眾中國萬千菜式中,烤夫是我的至愛,夠甜,夠肥,夠咬口。
蘭心的菜才剛在門口點好,轉身入內,已上碟,都是那類早已燒好醬好類別,即時燒熱,五分鐘上枱;那份平常感動夠吸引再來。
祖祖的英文名很六、七十年代,JoJo!想是台灣人開的上海、川、粵、揚州混合,但十分好吃。虹橋路靠古北路那間長寧店永遠好生意。但烏魯木齊南路靠建國西路那間像酒店則寬大舒服,奇怪周六也容易找到位子。它甚麼好吃?水煮魚、紅皮(紅椒)魚頭、紅燒肉都一流;但那個小籠包,唉!真是絕後,比下了台北鼎泰豐。你莫笑我誇張,皮薄,湯甜,肉鬆化,兼價錢便宜過台北三分二。就是為了這味小籠包,兩天去了三次。飯後不急走,店子送的芝麻花生冰才是好戲在後頭,驚艷不已。朋友都笑說;可否先上芝麻花生冰?好吃得流連忘返。這店子是蘭心的180°對極,裝修豪華,幾乎不倫不類,但好吃得沒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