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威的天使 - 吳靄儀

鵬威的天使 - 吳靄儀

常常收到贈書,助手都放進我案頭的文件盒裏讓我看。這一天,收到梁鵬威的《天使的左翼》,令我感到無比的震撼。這是一個我記掛了幾十年的名字,料不到的是他竟然也沒有忘記我。他在扉頁上題道:「故人光燦爛,愧我意闌珊。哭泣隕流星,捧來共一歎。」我站立着捧在手中閱讀,不覺已看了一半,晚上在家中燈下閱畢,何止「一歎」!
《天使的左翼》是鵬威記載母親逝世前最後六天母子共處的情事,是純孝純情的最純真的文字,感人肺腑之深,難以形容。人與人之間可以情深若此,也可說是死而無憾了。鵬威視母親如他生命中的天使,他常坐在年老多病的母親的左邊床沿,撫着母親歷史留下斑駁痕跡的左手,於是紀念亡母的著作,也就名為《天使的左翼》。願天下悼念母親的人,同聲一哭!

鵬威愛寫詩,原來也是他母親自小的薰陶。他在書中抄錄了母親寫的誌記家鄉從日軍佔據中重新再為自由的土地的幾句「新詩」,他稱說,這是母親口中的「少年餘采」。鵬威自己的「少年餘采」,我一直收藏着,連夜翻出,剪自不知哪年哪月的《學苑》的一首新詩:《寫在廿五歲》,頭一段如是:
今日我用玉鎮鎮住這上半卷韶華/沾一滴少年的餘采,題上你的名字/十世紀後有蝴蝶自卷內翩然飛出/尋覓/是昨日的我
那時,我們都很迷周夢蝶,這些句子,充滿了周夢蝶的味道。那時我收着這首詩,是因為感於他對一位女同學的深情;沒有十世紀,但卷內已有蝴蝶因另一段深情飛出,尋覓昨日的足印。痛苦是深情的代價,鵬威你何須意闌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