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海關偵破首宗利用陳皮梅藏海洛英案,一名報稱任職死人化妝師的台灣女子,上月尾來港在機場零食店購買七大包近四百粒本地品牌陳皮梅,轉飛柬埔寨,有人涉嫌將每粒陳皮梅挖空去核,藏入高純度海洛英丸仔。台女前日凌晨涉嫌偷運毒品入境企圖轉運回台灣,賺取一千四百萬元厚利。惟假包裝膠袋上一個印刷錯誤——陳皮梅英文名稱由「CHANPAIMUI」寫成「CNANPAIMUI」令海關懷疑,擒獲台女,她隨即被落案提堂。 記者:周志鴻
海關毒品調查課監督李章榮指出,台灣高純度海洛英價格為本港十倍,難怪毒販如此心思細密,想出利用陳皮梅運毒方式。他形容每粒陳皮梅被挖空藏毒手工精細,不排除與被捕疑犯聲稱從事屍體化妝工作有關。
柬埔寨回港卻有港產手信
海關機場航空旅客組第一組指揮官戚斌雄表示,前日凌晨零時許,一架從柬埔寨來港航機抵港,由於柬埔寨屬於販運毒品的高風險地區,海關人員對抵港旅客倍加留意,發現二十八歲台灣女子房惠萍在運輸帶提取行李時神情緊張,檢查她的行李,發現有七大包近四百粒本地品牌密封的陳皮梅。
戚斌雄指出,從柬埔寨帶來如此大數量本港出品「手信」陳皮梅惹起關員懷疑,對方雖然辯稱十分喜歡食陳皮梅,但說法未能令人信服,透過X光機發現陳皮梅內似有異物,加上較正常「重手」及硬身,更令關員起疑。
最令關員懷疑的是七大包陳皮梅包裝袋上的陳皮梅英文名稱,竟由正確的「CHANPAIMUI」變成「CNANPAIMUI」,關員拆開每粒陳皮梅,發現內藏八克重的高純度海洛英丸仔。
最後海關人員發現三百九十一粒陳皮梅內藏毒品共重三點一公斤,該批毒品在本港市值一百四十萬元,倘若成功偷運回台灣則總值高達一千四百萬元。
挖出梅核藏入八克海洛英
戚斌雄表示,懷疑有人上月尾從台灣來港經新加坡轉飛柬埔寨前,在本港機場零食店購買七大包近四百粒本地品牌陳皮梅,抵達柬埔寨後割開挖出梅核,在每粒陳皮梅藏入八克重的海洛英丸仔,企圖經本港偷運回台灣賺取厚利。雖然每粒陳皮梅用回原裝包裝紙,但每大包包裝袋由於須密封以防被海關隨意抽查,用上假包裝膠袋,結果一個印刷錯誤令行藏敗露。
戚斌雄指海關去年共截獲超過十六公斤偷運入境的海洛英,他指國際毒販喜歡利用本港作為毒品中轉站,減少被本國海關偵破機會。海關相信國際毒販會利用復活節旅客出入境高峯期販運毒品,會加強人手堵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