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主內 深圳主外<br>華南「一哥」城市之爭有定案

廣州主內 深圳主外
華南「一哥」城市之爭有定案

深圳和廣州爭做華南區域中心,鬥足三年,終有定案。廣東省政府決定,廣州主內,深圳主外,前者將建設成帶動廣東省,輻射華南,影響東南亞的現代化都市,後者則要成為具創新活力的國際城市,透過分工避免兩地惡性競爭。

作為廣東省的省會城市,廣州市上月推出支持金融業發展的方案,由對新設金融機構的鼓勵金額,到購置辦公室給予的補貼,無不與三年前的經濟特區深圳頒布的措施相似。近年,爭坐廣東「一哥」的廣深,一直視金融中心為主要戰場。

民工資源短缺 兩地須尋出路

○三年一月深圳市政府先提出要成為區域性金融中心,推出八項措施方案;之後的○四年一月,廣州市政府亦提出同一言論,更推出十八項意見,翌年更設立金融服務辦公室。近年,雙方的競爭更走向白熱化。有廣州市人大代表曾提出將深交所遷至廣州,但建議遭到深圳金融界強烈反對,批評此為地方保護主義;到去年省人大會議上,深圳亦施以還擊,提出將廣州一所高校搬到深圳,兩地資源和政策上的爭奪局面已成事實。
兩市定位一直是廣東省兩會代表激辯的話題之一。廣東省政府智囊機構成員之一、廣東省社科院科研處處長丁力指出,華南中心之爭的背後,是民工荒、油荒、氣荒等生產要素短缺危機,珠三角城市依賴廉價勞工以迅速發展的經濟模式,已走到盡頭,深圳和廣州都要另尋出路。

深圳面向國際 廣州金融佔優

他稱,深圳有創新科技和科研人才,又鄰近香港,企業可以香港作為跳板走向國際,相反,廣州作為華南區政治經濟中心的歷史地位,所以主內,以泛珠三角作為腹地,招攬面向內地市場的外資企業。但星展銀行高級投資策略顧問陳寶明則認為,廣州是珠三角資金集散地,比深圳更有條件成為區域金融中心。
《第一財經日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