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背山前戲 - 陶傑

斷背山前戲 - 陶傑

一九四○年,紐約城市大學給羅素一張聘書,請羅素由柏克萊轉來東岸任教哲學系。哪知道羅素因為反對教廷,美國的教會狀告紐約城大的校董會:此人不准聘用。
一場宗教道德和學術自由的大論戰爆發了:羅素不但指上帝不存在,還主張同性戀合法,父母與幼兒同浴,大學生也可以有婚前的性愛,還指少年自瀆沒有什麼大害。美國教會說:讓這種人在大學教書,是對美國公民的侮辱。
教會訴諸法律,以三大理由否決羅素的教席:一、羅素不是美籍,亦無意申請入美國籍,不可在美國教書。二、羅素的聘用,未經大學敘用委員會按校規所定,筆試考核。三、羅素鼓吹大學生性愛,由於許多大學女生讀一年級時未滿十八歲,則羅素觸犯了保護未成年少女的麻州法律。

大學當局辯稱:羅素反對教廷,但我們沒有請他來教神學,只請他來教哲學。但教會說:不行,只要這個人一天出現在大學校園,學生視之為偶像,跟他聊天喝咖啡,就會受到他的思想污染。
法庭審閱大學開除羅素的三條理由。第一條:美國法例確實只准美國籍人士教書,但指的是中小學,大學不在此限。第二條:大學敘用委員會有權豁免對羅素的筆試考核,此為校政,與司法無干。
第三條,法庭裁定:羅素的論說反對教廷,雖未構成罪名,但羅素一些關於性愛的觀點,卻確實有損道德主流:「學術自由不可授權教師上課宣揚謀殺是好的,也不容許教師直接或間接教授學生性交。本庭接納紐約許多大學生未年滿十八歲的論點,雖然其中有一些可能超過十八歲。」羅素不獲聘用,而且原來的柏克萊加州大學,也把羅素開除。
三分像打小人的鬧劇,七分像文革批鬥,羅素受到保守派輿論圍攻和誹謗,指他曾與妻女裸體遊街,說他鼓吹強姦,暗指他有孌童癖,還是蘇共派來美國的特務。換了另一個國家,羅素完了,但這卻是美國:愛因斯坦為他呼冤,哈佛轉聘了羅素。
六十年前這件風波,知道始末,就明白為什麼奧斯卡一定會頒獎給《斷背山》,李安真正要感謝的,不是父親和妻子,而是羅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