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遭教育界大肆批評令教師工作量大增的校本評核,考試及評核局在壓力下決定讓步,簡化校評的內容及給予學校三年過渡期,學校可選擇於明年不將校本評核分數呈交局方。但教育界批評修修補補的方案未必能紓緩教師壓力,希望考評局將計劃「叫停」。
考評局公開考試委員會昨日通過修訂明年於中學會考中文及英文科課程中,校本評核的設計及施行時間。考評局副秘書長張永明在記者會表示,自宣布推出校本評核,該局向中學進行三十六場諮詢會並進行調查,發現有八成多教師希望可簡化校本評核及認為工作量不恰當,一半人說未能如期進行校本評核。
中文科校評減至15%
張永明坦言結果屬始料不及,但為銜接未來三三四學制加入校本評核的部份,不會「叫停」該計劃,但會作出修改。新方案下,會考中文科校本評核的計分比例,會由原定的20%減至15%;中英文科所需呈交的閱讀報告、課堂作業及評分次數,亦有所減少(見表)。
局方又給予學校三年過渡期,學校可選擇在明年參加或不參加校本評核,不參加者,學生成績全以公開試成績作準。決定參加者,可選擇是否將校內評分計入學生總成績,所有參加的學校均可獲悉學生經調整的成績,作為參考。
至○八年,所有學校必須呈交校本評核分數,但可選擇是否將成績計入學生總成績。至○九年度則所有學校需呈交校本評核分數,分數將佔學生總成績的15%。若於首年已決定參加校本評核的學校,不可走回頭,翌年不可選擇不參加。
香港教育評議會主席曹啟樂批評,校本評核加重教師工作量,希望考評局「停止」。他質疑學制改革仍有數年才推出,局方應將校評寬限期延長多數年。立法會教育界議員張文光說,校本評核制度目前仍存很大爭議,不應操之過急。現時要做的並非簡化評核,而是由教師和校長決定是否落實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