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圍股市持續調整,但港股卻相對強勁,恒指更一度突破16500點關口,看好之聲似乎蓋過了一切利淡因素,正因如此,恒指的危險性似乎更加高。雖然恒指一直拒絕回吐,但H股指數卻在上周五開始調整,昨日始告回穩。
導致H指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建設銀行(939)業績較市場預期為遜色,拖累H指在本周初曾失守6800點關口。
建行盈利倒退,市場早已預期,但如果將建行的業績細心拆解,便會發現建行的業績的確令人失望。
雖然建行去年的淨利息收入上升15%,至1165.5億元人民幣(下同),但淨息差卻由04年的2.82%,下跌至2.78%。與此同時,集團的減值損失支出高達152.58億元,其中客戶貸款及墊款由04年的61.09億元,大幅上升至05年的137.06億元,可見集團客戶的財政質素仍未得到顯著的改善,這將成為建行的一大隱憂。
建行前景有隱憂
當然,投資者會覺得,建行即將加入成為恒指成份股,股價在低位理應獲得支持,不過投資者同時應該留意,如果建行的前景存在隱憂,一些非指數基金絕對會沽出手上的持貨,對建行股價構成壓力。
拿建行的股價及業績來分析,並不單是建議投資者留意建行的前景,同時亦希望投資者不要過於着重某一些憧憬,而忽略了基本因素。
就以建行為例,雖然市場一直覺得建行即將加入成為藍籌股,理應下跌的空間不大,但在業績公布後,股價卻可在兩日內下跌超過6%,這反映出無論多大的憧憬,最終都敵不過基本因素。
現在市場正在憧憬人民幣升值及QDII對港股帶來的刺激,認定熱錢持續留港「消費」,港股大跌的空間不大。但投資者又有沒有細心留意到,外圍的市況有逆轉的趨勢?與此同時,美國息口仍然未知何時見頂?又或者大家有沒有留意到,油價直指每桶70美元的關口?當這些因素真真正正影響到本地經濟及企業業績時,投資者才驚覺港股已處於過高水平,沽貨可能為時已晚。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