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資金進入港股,基本可分為兩類,就是長錢與短錢。長錢來自傳統投資基金,它們的投資期比較長,資金投放在香港,會是中長期的,有利港股發展;短錢則來自一些對沖基金,亦即俗稱那些熱錢。資金追求的是短期利潤,為利而來,亦會為利而走,故資金湧入有利股市上升,但資金抽走則股市亦隨之大跌。
港股市值大有好處
香港股市市值已逼近10萬億港元,如果以股市市值來計算全球股市的比重,香港也佔有三數個百分點。不要小看這三數個百分點,如果投資的基金是環球投資基金,按照比重,也要投放三數個百分點在港股。如果港股市值再進一步上升,這些基金要投放在港股的資金便會水漲船高。
投放在亞洲的基金通常分為包含日本及不含日本兩種,而大中華基金、中國基金也會投資於港股。香港是亞洲第二大股市,這些基金又按市值加權投資於港股的話,流入資金亦可以很多。
對沖基金的投資策略五花八門,並有獨特目標。例如早前TCI對沖基金,就專門買賣領匯(823)、新世界(017)等股份,而不會買傳統基金的股份。所以要分辨資金的來源,便要看看現時最熱門、最大成交的是哪些股份。如果是恒指成份股,特別是大藍籌股的話,資金來源便可能是來自傳統基金;但假若成交很大的股份是個別非熱門的股份,那些資金極可能是來自熱錢的。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