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九鐵黎文熹兵變的第1天,我就在各種不同的傳媒鼓吹地鐵(066)盡快接收九鐵,而這亦是解決兵變的最佳方案。要盡快接管九鐵,最佳方法是地鐵向九鐵租用其設備和資產,不然的話,單是為九鐵估價就費時費力──估價過高,地鐵小股東不支持;估價過低,會有政客跳出來說港府賤賣資產。
現在,我上述的構思全實現了。很高興!我不但為地鐵的小股東立功勞(地鐵股價上漲),也為地鐵平亂獻謀獻策。不論是錢果豐(地鐵主席)或田北辰(九鐵主席)都應該高興──錢果豐的權力擴大了,田北辰亦打敗了兵變的將軍。
股東市民俱受惠
昨日宣布的兩鐵合併方法,是對地鐵股東有利、對香港廣大市民有利的好事,希望地鐵股東在將來開股東大會時能多加支持,因為通過了大家都好,不通過則地鐵股價會被打回原形,廣大市民亦享受不到減票價的好處。
為甚麼合併可以減票價?這主要是合併後可以節省650至700人的工資,這些人都不是前線員工,而是高薪厚祿的管理層,特別是九鐵的管理層。九鐵那些高薪的總經理全部可以裁掉,少了這批工作重複的管理層後,新的地鐵公司每年可以節省4至5億元,當然有條件回饋市民。
錢果豐說,兩鐵合併後的3年內可以創造1300個新職位,豈不是要多花錢?不是的,因為新的職位是為賺更多的錢而開設。
九鐵資產估值達910億元,地鐵除了一次過付42.5億給港府外,每年再要支付7.5億元的租金另加花紅,這筆租金的比例是很低的。試想想,910億元資產中,有77.9億元是物業價值,由地鐵付現金購買。扣除了77.9億元及42.5億元後,九鐵的資產值為789.6億元,以所付的每年7.5億元租金計算,租金相對資產的比例還不足1%。因此,對地鐵而言,租用條件是相當不錯的。
去年,地鐵的經營毛利為52億元,九鐵交給地鐵經營,假設盈利是地鐵一半吧,地鐵亦可以多賺26億元。就算裁員700人所節省下來的錢全用來回饋市民,再付7.5億元租金給九鐵,地鐵最後仍可以每年多賺18.5億元,再加上九鐵物業發展的利潤(地鐵所付的77.9億元是九鐵現有物業及物業發展權),這些物業發展權將來可以為地鐵帶來額外的數十億、甚至數百億元的利潤。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