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指點傳媒如何報道新聞

曾蔭權指點傳媒如何報道新聞

【本報訊】特首曾蔭權昨天在一個午餐會上,指點傳媒應如何報道新聞。他指出,新聞工作者應報道「對社會重要的新聞」,八卦窺秘、受讀者歡迎的小報新聞在歷史上是不會留下痕迹。浸大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批評,既然曾蔭權希望傳媒多些報道重要新聞,就應該保障言論自由,讓名嘴有機會開咪,及盡快立法保障資訊自由,讓傳媒取得更多重要資訊,不應該講一套做一套。

應報道「對社會重要新聞」

報業公會昨天舉行午餐會及新聞報道頒獎禮,曾蔭權應邀出席主禮。曾蔭權表示,新聞工作者應考慮應報道「多些受消費者歡迎的新聞」,還是報道「對社會重要的新聞」,狗仔隊的採訪受歡迎,但在歷史上似乎是過目即忘,不會留下任何痕迹。他又引述報道水門事件的名記者BobWoodward的言論指:「新聞的好壞是取決於資訊的素質,而不是取決於新聞出街後有沒有震撼力。」
曾蔭權又說,因為政府及他本人都是傳媒監察的對象,傳媒的質素、見識及視野,是驅進政府前進的力量、是政府決策的參考、也是政府成敗的座標,「你們的進步也是我們的進步」。
曾又警惕傳統報業,要面對免費報章、網站、及業餘人士網誌(Blog)的挑戰,在追求速度的同時,也要兼顧質素及深度。
杜耀明則指曾蔭權的講話是老生常談,但八卦新聞與重要新聞絕不是截然二分,例如當年曾蔭權在海外買水貨Benz避車稅,既是八卦、但也是重要的新聞,既然曾蔭權認為重要新聞應報道,就應該致力保障言論自由,確保黃毓民等名嘴有機會開咪,不應任由他們給電台封殺。

學者籲政府保障言論自由

杜耀明又批評,曾蔭權既然要傳媒做重要新聞,政府就應該配合傳媒工作,盡快立法保障香港諮詢自由,讓傳媒了解政府及公營機構的決策過程,「𠵱家好似大學啲校董會,全部閉門不留紀錄,全部封閉晒」,即使傳媒想跟進也沒有辦法,若政府願意開放多些,傳媒有途徑跟進這些重要新聞,就不會把太多資源投放在八卦式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