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豈能阻擋民主洪流

「人民幣」豈能阻擋民主洪流

林和立

胡錦濤剛好在名記者程翔身陷冤獄一周年之際,以「國事訪問」形式出訪美國。時間的巧合,帶出了一個對中國前途至為關鍵的問題:胡溫領導層以為中國坐擁十三億人口的市場,全球最豐厚的外滙儲備,與現代化速度最快的軍隊,就可以漠視世界公認的人權與民主標準,兼且獲得樂於標榜這些價值觀的超級大國的紅地毯式禮遇,這個邏輯可以走多遠?
表面上,現在好像整個宇宙都圍着財大氣粗的中國、與它的共產黨政權在轉,北京的外交氣勢如虹。小胡這位黨總書記、國家元首與三軍總司令,其實有點看不起因為「伊拉克門」而空前弱勢的牛仔總統小布殊。而且北京做足功課。

不打算釋放政治犯

上星期「鐵娘子」吳儀副總理在美國瘋狂採購各類物資,花了四十四億多美元而面不改容;北京讓人民幣升穿「八算」,等於間接向美方讓步。同時,中方外交人員暗示,北京可以在伊朗與北韓核武問題上助白宮一把。例如月初胡總派國防部長曹剛川出訪平壤,以說明解放軍可以通過「保證北韓安全」等承諾,慫恿金正日政權和美國合作。
假如胡總成功游說德克蘭與平壤對美國作出些微讓步,布殊在所謂「全球反恐鬥爭」中大可拿回不少分數,而白宮也許會暫時裝作看不見中國在自由、人權領域的惡劣紀錄,給足面子中南海貴客。

處理宗教外弛內張

北京的確有點勝利沖昏了頭腦。首先,中國高層出訪美國前,一向會「按慣例」釋放一兩個政治犯或「持不同政見者」,以減輕領導人抵美後所面對有關人權的指控。上月,北京司法界傳出檢察院會取消控訴《紐約時報》駐北京辦事處的本地助手趙岩。原因是趙岩雖然已被拘留十八個月,但有關部門找不到確鑿證據,檢察院據說主張把「嫌疑犯」釋放。
趙岩雖不是美國公民,但由於《紐約時報》的影響力,且布殊也兩次向中方提起趙案,北京這時放他,在外交上會頗為得體。但很明顯,胡溫領導層覺得自己手裏的牌多的是,不必在人權上「退讓」。而且好幾個安全與政法部門的高幹亦向胡總反映,放趙岩無疑丟盡幹警的面子,所以這冤案竟一拖再拖。
另一方面,胡總對於處理宗教、包括基督教的手法,也是外弛內張。自去年開始,北京向梵蒂岡大送秋波,同時放出有可能讓在美國地位崇高的達賴喇嘛回國訪問的消息。但同時,安全部門在個多月來,卻大肆拘留地下基督教與天主教教士,更在西藏加緊打擊「搞事」和「反北京」僧侶與學者的活動。
在這種大氣候下,程翔案獲得公平處理的機會更微。程既不是美國公民,也不是美國公司僱員;雖然據說美國國務院已把程放在他們經常交給北京的「爭取釋放人士名單」中,但在沒有強有力的壓力下,胡溫領導層沒有必要和他們賴以鎮壓反對力量的安全部門過不去。

公然違背「以民為本」

的確,胡總一上任就努力籠絡軍隊與安全部門,包括國安與公安部的高幹,以保證國內外假如出現危機的話,可以獲得「專政部門」的支持。程翔案雖然比趙岩案複雜得多,但兩案的癥結都是:安全部門在毫無證據下,把無辜的人長期非法拘留。對程更不利的是:不少幹警在趙案上已丟了臉及大量分數,他們絕不想再在程案上展示自己如何無法無天。
當然,最高領導人胡總可能深信只要中國的國力還在膨脹,他可以冒天下的大不韙,且公然違背他自己三年前提出的「以民為本」、「依法治國」等方針;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主與人權絕不是所謂純西方、難容於中國國情的原則。逆天道的政權,雖然可以暫時壓住民憤和贏取西方跨國財團和它們支撐的政客的掌聲,但任何時候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滑鐵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