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香港,特色:滿天神佛。除了廟宇道觀多(樓上佛堂也極眾)還有數量一點也不弱的天主堂,各派基督教堂、清真寺、猶太廟、印度廟……各適其適,起碼在亞洲只有少數幾個城市可堪比較;旅遊發展局下一波旅遊資源,除了宗教,本地生活精神維繫的賭博(包括投機性投資)與飲食也出現大量賭神股神食神酒仙;各師各法豐富了維港兩岸。
吃喝稿子很多。飲食,文化,心靈滙合的文字比較少;杜杜文章一度是我十分Enjoy的飲食感動,惜寫多了,流於公式。這也是以筆耕作為生活支柱,各派各系作者們最險的原地踏步。當然杜杜不靠文字為生,文字別有一番市井以外的清香。一位朋友託編輯給我寄來一本陌生作者寫的書:《徘徊在幸福餐桌》,關琬潼。因為陌生,放在書桌一角;因為封面接近台灣近年十分作狀努力貼近日本與法國之間的溫馨,在我飛機與飛機之間沒腳停下來,待有腳停下來即病的轉接位,隨手讀了一二章;唔!味道十分清新,透過文字嗅到母親廚房式有愛心與童真的廚子爐邊洋溢幸福的氣味。關琬潼的文字不誇張,不作狀,沒有賣廣告,更沒有吃到嘴角流油口水橫飛,讀着讀着,文字進口即溶,化到各式色氣味感覺。當然編者與設計者的文字排放,顏色溫度,照片角度,紙質手感都讓捧着小書細味的讀者感受讀着好書的幸福。除了飲食內容,關琬潼筆下特色是她對文字寫與讀的熱愛,寫得好也節錄其他作者金句得好。未曾吃到她的煮食,先讓眼睛與精神飽滿;例如VirginiaWoolf:"Onecannotthinkwell,lovewell,sleepwell,ifonehasnotdinedwell."
讀至《回憶中的印尼味道》,感覺特別親厚;印尼是她父親出生的故鄉,流落大陸或香港的印尼華僑對不承認他們,但生出他們的土地感情最複雜微妙,自己身邊朋友不少為印尼華僑第二代,例如梅卓燕、謝寧……小梅外婆教她弄的加多加多就似關琬潼父親的手勢,各自獨立卻源於一轍感情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