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人講求效率,生活緊張仍抽時間到健身中心。不過,如何才收到健身效果?美國雜誌《褔布斯》網站撰文提出十項都市人健身時常犯毛病,最常見是運動前飲用大量碳水化合物飲料。
這類飲料多含糖份,應在劇烈運動後才飲用。另一毛病是在健身中心內不斷講電話,影響運動質素。不少人專揀設座椅的健身器材,但其實站着做運動,才容易令全身肌肉得到均衡運動量。另外,很多人誤解避免進行肌肉痠痛運動,但相反是,肌肉痠痛是健康現象。
有些人只選擇喜歡的運動,認為太辛苦易引致受傷,但要讓身體增強,往往透過這類艱苦運動才見效。
排汗不夠無助減肥
有人認為運動時不要用盡全力,但其實力度若用得其所,不會出現「甩骱」或關節移位問題。部份人愛一邊做運動一邊看書或報紙,但研究發現若做運動時不集中以致出汗不夠,對減肥無太大幫助。另外,健身時要盡量先讓身體不同部位的肌肉運動,然後才逐步減少。很多人誤解多吃了才去做運動「減肥」,其實鍛煉肌肉是新陳代謝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