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發生多宗市民運動期間猝死事件,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指出,根據世界性的運動醫學統計數據,平均每十萬至三十萬名參加體育運動人士中,才有一人在運動過程中猝死,而且死者都是事前並無患病紀錄及徵兆,他指猝死情況十分罕見,估計劇烈運動可能導致心律加快,增加心臟負荷及令血壓上升,成為猝死事故的誘因。
他續稱,一般而言危險性較高的運動項目是指強度變化及劇烈性較大的項目,如籃球、羽毛球及跑步等,因為這類運動的變化較大,參加者身體面對反覆動靜變化,對心臟及血壓有一定影響及負荷,心律及血壓可能變化甚大,參加者體能可能無法適應,引致本身隱性疾病病發。
他補充,現時天氣潮濕悶熱,市民進行運動要留意保持散熱功能,避免因身體無法排熱引致中暑。他建議市民做運動時應保持難度在於5至6級(以第10級為最高難度),不要過於辛苦,以免身體不堪負荷。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