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閉起雙眼……全身放鬆……甚麼也感受不到……沒有痛楚……」受催眠的人,不是要接受心理治療,而是開刀做手術!英國一名醫生打算用催眠術代替麻醉劑,為一名疝氣(Hernia)病人施手術,「無痛手術」過程由電視直播,醫生希望催眠止痛法可加快病人康復。
英國肯特郡(Kent)的結腸直腸外科醫生亨尼根(TomHennigan),在英國時間昨天(周一)替一名疝氣病人做手術,由腹股溝開刀,過程約四十五分鐘,全程由電視直播。
「齋talk」令人深入鬆弛
一般手術,病人被注射麻醉劑後,不夠十秒便會失去知覺。但這次另類「無痛手術」,麻醉師變了催眠師巴特勒(JohnButler),他會在手術前十分鐘開始催眠,讓病人進入「深度放鬆」的狀態。
巴特勒不會使用左搖右擺的陀錶,而是「齋talk」。「我會跟他說很多話,告訴他他的感知正逐漸消失,要他非常放鬆,鬆弛得沒有知覺,跟着我會安慰他說很快康復。手術後我數五聲,他就會醒過來。」巴特勒解釋,受催眠不是昏迷或睡着,而是處於「深入鬆弛」的狀態,愈放鬆就愈易受影響。
手術後痛楚感覺較輕
催眠手術期間,麻醉師亦在場「戒備」,一旦病人痛楚增加,會即時替他「止痛」。以往催眠術多數用於整容或切肢手術,研究顯示不用麻醉劑的病人,康復得更快,手術後的痛楚感覺亦較輕。
英國《獨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