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既能治病也能奪命。服藥後出現敏感症狀者輕則痕癢、出疹,重則氣道腫脹、器官衰竭身亡。藥劑業界透露,根據美國醫學文獻紀錄,每一百個處方中,便會有1.7個處方出現藥物敏感,其中最常見的致敏感藥包括抗生素盤尼西林、止痛藥阿士匹靈等常用藥,會令2.5%人口出現藥物敏感問題。 記者:吳淑義 梁洵瑜
根據醫院管理局的「藥物不良反應報告系統」紀錄,過去三年共有十三宗可能因服藥引致敏感反應個案。不過,本港沒有全面的藥物敏感統計數據,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教育資源中心教育總監崔俊明指出,根據美國醫學文獻公布,每一百個藥物處方,便會有1.7個出現不同程度的藥物敏感。
10分鐘失救可致命
藥物過敏主要因為藥物的無機化學物與身體蛋白質結合後,產生敏感反應。常見可致敏的藥物包括抗生素盤尼西林、止痛藥如阿士匹靈、抗癌藥、抗尿酸藥、胰島素和電腦掃描用的顯影劑等。
免疫及過敏病專科醫生鄔揚源表示,人口中有3-5%均對盤尼西林敏感,或每一千次處方就有十五至二十次會出現過敏;2-3%的人口對阿士匹靈敏感,哮喘患者感染比率高達15%。
感敏反應可大可小,由皮膚痕癢或出紅疹,以至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甚至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氣道阻塞,若未能在十分鐘內施救更有性命危險。另外,有一種嚴重敏感反應,稱為「史堤芬莊遜症」(Stevens-JohnsonSyndrome,SJS),此類病人的食道、呼吸道、眼睛及嘴巴黏膜會腫脹及潰爛,有如燒傷一樣,需要深切治療,死亡率達3-15%,引起此反應多數由降尿酸藥所致。
專家:藥敏無法預知
本港一些大型醫院,每年接收逾十名因藥物敏感或要高度戒備下測試藥物敏感反應的病人,其中伊利沙伯醫院深切治療部黎鏡堯醫生指出,過去一年便有數名病人因麻醉藥過敏,「要喺急症室做皮膚測試,試吓用幾多至唔會敏感,亦有人因打顯影劑突然過敏送入嚟」;史堤芬莊遜症每年約有兩、三個,近年則多了一些患梅毒的孕婦,對抗生素敏感,但又要接受治療而須進入急症室試藥,由低份量試起,若出現過敏可即時在急症室救治。
藥物敏感無法預知,崔俊明表示:「有啲人十年前對抗生素過敏,但𠵱家可能冇事;同樣道理,第一次冇敏感,唔等於第二次用就一定冇敏感」,故曾有敏感者應避免重複用藥,或先用抗敏藥。鄔揚源也稱,部份對抗生素或阿士匹靈過敏人士,可進行脫敏治療,以低份量來做測試,令人體接受某一水平,讓病人可繼續接受有關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