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果樹 - 陶傑

無花果樹 - 陶傑

羅素六十年前,解說自己為什麼不是基督徒,然後直指耶穌的性格很有缺陷,不足以為天下之至聖大法。
羅素舉了幾個例,其中一個,是新約記載的耶穌詛咒無花果樹的事件。
這件事,馬可福音這樣記載:「(耶穌)遠遠的看見一棵無花果樹,樹上有葉子,就往那裏去,或者在樹上可以找着什麼。到了樹下,竟找不着什麼,不過有葉子,因為不是收無花果的時候。耶穌就對樹說:從今以後,永沒有人吃你的果子。」
耶穌開金口這麼一咒,無花果樹就枯萎了,跟在後面的彼得,也驚呼為神蹟。
羅素為無花果樹辯護喊冤:「無花果樹事件,令我很困惑,因為那明明不是結無花果的季節,耶穌怎可以歸罪於樹呢?我不能相信耶穌的品格像許多人想像之高尚,我認為:釋迦牟尼和蘇格拉底,比耶穌高明。」
耶穌咒無花果樹,有不同的版本。馬可福音說那不是結果的季節,馬太福音也紀錄此事,但沒有詳述季節對不對。後世神學家解釋:其實這棵無花果樹是到了結果的季節的,該結果而沒有果實,耶穌以樹為喻,給門徒看一點顏色,用意是鼓勵彼得,不要讓自己的一番心血落空。

真相如何?無花果樹,廣見於土耳其、北印度和中東,舊約的所羅門王說:無花果樹要在冬天過後才結果,一年可以有一茬,也可以結果兩次。
耶穌餓了,找不到無花果,如果他不知道季節不對,則與亂發脾氣的少爺無異,如果季節對頭,一懲頑樹以言志,則無可厚非。
但無論如何,這一天耶穌心情不好:在聖殿裏,他看見賣鴿子的小販,聽見大哭的小孩,大罵村夫愚婦們把聖殿搞成一個賊窩,把小販的攤檔踢翻,閒人趕走。大鬧聖殿、詛咒無花果樹,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記述的先後有別,但都是接連發生的兩事。
羅素的異議,是很可愛的,但宗教並不跟你講理性,兩千年前的人有當時的行為和習慣,正如今日不可以說耶穌一開口就咒死一棵樹,耶穌是環保的敵人一樣。
羅素往耶穌臉上撒泥巴,英國政府還給他封勳爵,瑞典國王頒給他諾貝爾獎。一個農民在一九八九年往天安門的毛像扔了隻雞蛋,判囚十五年,丹麥的漫畫家「褻瀆」穆罕默德而被追殺,中東暴動,同樣是宗教或迷信,亨廷頓的三大文化板塊,對不起,終究還是以耶教講點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