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冇諗過發燒感冒會變肝炎!」吳小姐在○三年沙士肆虐期間,因身體不適往診所求醫,量體溫後證實輕微發燒,醫生為她處方五種藥物,包括學名為紅黴素(Erythromycin)的抗生素。
休息兩月始康復
吳小姐服藥後病情轉好,但第三天後一個清晨突然屙嘔不適及全身發黃,送往急症室抽血檢驗後,證實患上急性肝炎,須立即留院診治。她憶述當時情況仍猶有餘悸:「醫生話啲膽汁唔吸收,所以皮膚黃到芒果咁,連眼白都係黃色,仲話膽汁會影響心臟,嚴重嘅話隨時會死,好恐怖。」
院方為吳小姐進行病毒及細菌測試,發現她並非肝炎帶菌者,檢視她曾經服食的藥物後,發現服食紅黴素的病人有機會出現急性肝炎,吳小姐是因藥物感敏致病。
「醫生話每二百萬個病人,大概兩個會有機會敏感,仲難過中六合彩!」吳小姐經兩個月休息始完全康復,但須隨身攜帶寫有藥物學名及敏感症狀的小卡片,每次求醫時均須出示,以免再度「食錯藥」。
其實,現時有一些腎上腺素針劑(EpiPen),主要供藥物敏感人士隨身攜帶,一旦出現過敏時注射,讓氣管擴張提升血壓;有醫生認為,藥物敏感人士若身處落後地區,難以找到醫療機構應急時,亦可使用腎上腺素針劑保命。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