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加費才能避免公營醫療爆煲 - 盧峯

蘋論:加費才能避免公營醫療爆煲 - 盧峯

醫管局主席胡定旭先生較早時建議逐步增加公立醫療服務的收費,例如把急症室收費從一百元增至一百五十元至二百元、例如把病床收費從每天一百元增至三至五百元。不過,胡先生的建議立時引來病人權益組織的批評,認為加費將會大幅增加病人的負擔;代表醫學界的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先生昨天也表示對加費建議有保留,他認為醫管局及政府應先確定長遠的醫療政策再決定是否加費及如何加費。
對關注病人權益的組織來說,任何加費措施都是負面的、都是不受歡迎的,但是誰都知道公營醫療體系正面對極沉重的負擔、正面對大量濫用或不當使用服務的情況,若果特區政府及醫管局不及時採取不同的措施包括增加醫療收費以減少濫用、亂用的情況、以減輕公立醫院的負荷,公營醫療體系只怕在人口未急劇老化以前就已無法維持、就已崩潰。
事實上濫用及不當使用公營醫療服務的情況是相當嚴重的,就以急症室服務為例,不少到急症室求診的病人根本不是甚麼急症,有的只是染上輕微的感冒、咳嗽,有的只是輕微的外傷,可他們都湧到急症室求診、可他們情願輪候四、五個小時也要到急症室求診。這樣的做法不僅令急症室常常大排長龍、不僅令急症室的工作壓力大增,甚至可能影響真正屬於急症病人的服務。要避免濫用急症室的情況惡化、要避免醫管局耗用大量資源應付急症服務的需求,增加急症室收費令非急症的病人轉用私人門診服務是其中一個有效的辦法,因為當急症室收費跟私人門診的收費相近時,非急症病人自然不會願意平白在急症室輪候四、五個小時、自然會較願意轉而光顧私人門診服務。此外,不少私家醫院、私人執業醫生都已開始提供夜診及二十四小時門診服務,非急症病人即使在深夜也能找到合適的門診服務、即使在深夜也不用擠到急症室去求診。

至於病床收費即使增至三至五百元也跟服務的成本相距很大,也不可能大幅減少醫管局及政府對病床及病人的補貼,但酌量增加病床收費至少可以鼓勵病人在可能的情況下盡快出院、至少可以鼓勵病人在健康許可的情況下盡早出院。這不是可以紓緩公立醫院的擠迫情況、不是可以減少對病床的需求嗎?
更重要的是,提高服務收費不僅有助減少濫用服務的情況、不僅可以抑制服務的需求,更可以逐步改變病人、病人家屬及市民對公立醫療服務的想法、更可以鼓勵市民在醫療開支方面有更多準備。過往由於醫療服務收費極低,一般市民基本上不習慣在日常開支或儲蓄方面預留醫療服務上的支出,但當醫管局逐步提高收費、當公營醫療服務收費回升後,市民便需要逐步為醫療開支作準備、便會逐步習慣為醫療開支作打算,例如購買醫療保險或加入一些醫療保障計劃。這樣下來,特區政府及醫管局的財政壓力固然可以減輕,市民對新的醫療融資安排也會較願意討論及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