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連番出現內部管理風波的九廣鐵路公司近日修改了評核員工表現的機制,與地鐵看齊將評級改為五級制,並引入限額制度,規定每個部門被評最好成績的員工數目不可超過四成。九鐵工會批評限額制對員工不公平,不但影響員工加薪及晉升機會,加上九鐵與地鐵將會合併,不公平的評核可能影響九鐵員工在合併後的前途。 記者:麥志榮 譚暉
有九鐵員工向本報投訴,指公司近日開始進行一年一度的員工工作表現評核,但今年評核制度作出了改變,成績等級由以往的四級,包括突出、值得嘉許、達標及水平以下,變為突出、非常良好、良好、可接受及不滿意共五級,與此同時更定下限額,每個部門被評為突出、非常良好首兩級的員工不可多於該部門總人數的40%,餘下60%的員工無論表現如何,都會評為第三級或以下。
主管或私相授受
投訴人批評,在限額之下,部門主管在評核下屬時可以私相授受,工作表現極好的員工亦可能被犧牲,被降為第三級,直接影響薪酬調整,打擊員工士氣。
九鐵發言人接受查詢時聲稱,是因應員工的意見而成立跨部門小組,對評核員工表現的機制進行檢討,小組成員包括所有部門及級別的代表,而新機制並無設下正式的限額,只提供了一個概略的分布指引供各部門主管參考,各部門評分時可採取一定彈性。
但九廣鐵路職工會理事長高栢堃批評,不論表面的名稱如何,新員工評核機制確實對取得最高分人數設上限,對員工非常不公平,因為評分就是員工的成績表,直接影響加薪幅度,工會已向管理層提出反對意見,而且兩鐵合併計劃快將公布,令人擔心不公平的評分會對員工前途造成影響。
應訂定清晰準則
地鐵在數年前已將員工的評核制度由三級改為五級,工會指最好的兩級也設定人數限額,經理級更分為七級評核。地下鐵路公司員工協會主席陳善和表示,兩鐵合併後員工的管理方法需要看齊,他希望兩鐵管理層能抱着「以人為本」的態度,重視員工對改變僱傭條件的意見。
中原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表示,五級評核機制在本港大企業中很常見,至於每個評級設定人數限額,可防止評核機制被濫用,「曾經有一啲機構,管理層將大部份嘅員工都評為表現良好,結果個評核制度等於無用。」由於不少員工會對設定限額的做法感到不滿,因此機構在改變員工評核機制時,管理層應訂定清晰的評核準則,並加強與員工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