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拆局:人民幣升值步伐加快

宏觀經濟拆局:人民幣升值步伐加快

中美兩國對人民幣升值,已演變成為一場政經搏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即將訪美,訪問之前,兩國「先頭部隊」都按照搏弈原則,展開攻防。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吳儀,率領龐大的商品採購團,向美國商界大灑150億美元金錢,以堵塞人民幣必須升值25至30%的聲音。
美國參議員舒默(CharlesSchumer)、格雷厄姆(LindseyGraham)及科伯恩(TomCoburn)訪問中國後返美,提出「舒默──格雷厄姆法案」,迫使中國大幅提高人民幣滙價,否則便向中國商品徵收27.5%懲罰性關稅。其後參議員格拉斯利(CharlesGrassley)與鮑卡斯(MaxBaucus)提出較溫和的法案,將「滙率操控國」改為「滙率失真」,建議國會賦予美國政府更大權力,對「滙率失真」國進行經濟制裁。一手硬、一手軟,為人民幣升值做好施壓輿論和準備。
去年7月,中國將人民幣兌美元升值2.1%,並設立每日0.3%波幅上限,之後,再升值1%,但也難以化解美國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據美國智囊機構──「國際經濟研究所」(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Economics)經濟學家MorrisGoldstein估計,人民幣必須大幅升值15至20%,才符合目前幣值低估的幅度。換言之,預期人民幣起碼需升抵6.5算水平。因此,中國央行細眉細眼調整人民幣滙價,始終難以抑壓升值呼聲。

遠期合約已抵7.7算

照經濟數據看,美國經常賬戶逆差高達八千億美元,2005年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有1147億美元,預料今年還會達到一千億美元。另一方面,截至今年2月,中國外滙儲備高達8536億美元,位列世界第一。在這個背景下,美國迫人民幣升值,很難避免得了。事實上,人民幣若果不升值,不僅央行管理龐大的外滙儲備風險不斷增加,而且人民幣低估,也等於將中國的勞力和實物資源持續向外國大賤賣。所以,中國將人民幣升值,也是無法迴避的趨勢。
渣打及瑞銀集團的分析師預料,人民幣滙價將於今年底前升抵7.8算。然而,一年期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合約上周末早已升至7.7005水平,可以看得出,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愈來愈強,升值步伐被迫加快。
張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