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日君先生當了樞機主教,晉身為「梵蒂岡領導人」,親中政敵罵來罵去,還是十年前罵彭定康的一套八股。
天主教不是不可以質疑,但像老左那種水準,什麼「魔教教主」,「勾結外國勢力」,是很低等的人身攻擊。
馬克思是無神論者,英國哲學家羅素也一樣。四十年代,羅素發表論文,由邏輯和理性指陳耶教之不通,不但上帝有問題,耶穌的品格也很有缺陷,哄動大西洋兩岸,連羅素剛獲得的紐約市立大學的教授新職,因為教會向大學施壓,也丟了工作。
羅素也是數學家,一切講理據:上帝既然全能,那麼為什麼面對一個邪惡橫行的世界卻束手無策呢?人是上帝創造的,但上帝為什麼令人生而有罪呢?人有原罪,是上帝的責任,不是人的責任。
羅素用管理學的標準看上帝:你既然是一條玩具生產線的主管,但製造出來的玩具,一個的右手比左手短了一分,另一個身上的褲子也有道裂縫,這就是QC出了問題,主管應該問責,而不是把兩個不合格的玩具扔掉,叫做逐出伊甸園。
羅素追問:人是上帝造的,那麼上帝又是誰造的?今天,這個問題三歲小孩都敢問,但四十年代保守的美國,又是哲學大師,這就夠羅素被指為共黨同路人。
羅素質疑天主教的時候,正值歐洲崛起希特拉和史大林這兩大屠夫,歐美眼巴巴看着納粹和共產黨屠殺平民,姑息退讓,羅素一片悲觀,質疑英美民主政治的宗教道德力量,就像屈原的「天問」,很悲壯,也很有力量。
羅素以一人之力,挑戰西方文明,雖然勇敢,今天看來,也不無膚淺,因為科學和信仰,是兩大不同層次的思維,科學講證據,信仰卻必須盲目,其實並不矛盾,正如中學可以有聖經課,也同時教物理和進化論的生物學,宗教不可壓制科學,否則即成濫判火刑的裁判所,科學也必須由宗教導向正軌,不然就造就手握核武的希特拉。
羅素的論戰,還包括跟神父哥普敦的一場著名的辯論:宇宙有上帝嗎?由BBC直播,為通識必讀之文獻。看六十年前羅素與教會之爭,再看今天親中勢力之罵陳日君,越令人相信,一個大國有十三億張會吃飯的嘴巴,有水準的大腦如羅素者,半個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