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易中招 應注射疫苗<br>流感可致血管栓塞中風

長者易中招 應注射疫苗
流感可致血管栓塞中風

【本報訊】流感不單會導致肺炎、心臟病等併發症,更可能併發中風,因患流感而令身體產生一些荷爾蒙,增加血液凝固及令血管發炎栓塞的可能,尤其是已有血管栓塞毛病人士風險較高;醫學界指長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應該注射疫苗,以降低中風機率。 記者:梁洵瑜

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李禮舜接受訪問時表示,一般人患上流感,大部份都沒有太大殺傷力,但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併發症,如去年三至七月的流感高峯期期間,有逾百人因流感需要入院治療,大部份為長者,當中一半是出現併發症而要入院,包括肺炎、支氣管炎及影響心臟功能,並有一、兩名病人出現中風併發症。

血管發炎增栓塞風險

雖然流感併發中風個案並不常見,但在患上流感的過程中,小部份病人會出現急性血管發炎,令血管閉塞而引致中風,病人主要是一些已患有血管疾病的年長病人,普通年輕病人呈現這種併發症的可能性很低。
腦科專家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黃家星解釋,患上流感時病人體內產生炎症,血管有可能會發炎,加上流感病人會產生一些荷爾蒙,增加血液凝固情況,因而增加血管栓塞危機,老人、高血壓及糖尿病等中風高危者,感冒時中風的機率會提升。
此外,其實不少感染都有可能併發中風或血管栓塞,黃家星指出例如以往沙士或肺炎的患者,都有可能因血管發炎而中風,以往曾有一名五歲女童因肺炎而引致中風,影響半身活動能力。
外國已有研究證明,流感疫苗能降低中風機率,黃家星認為高危人士如長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曾經中風的人士都應每年注射流感疫苗,預防流感,間接預防中風。
李禮舜稱,流感併發症一般在流感病發後三、四日就會出現,若併發肺炎,患者會高燒不退、黃痰及氣喘,為防出現影響心臟甚至腦部的併發症,病人應在流感病發早期第一時間求診,那時病毒生長得最快,若能及早使用抗流感藥物,可減少出現併發病。
香港大學去年曾公布一項研究,證明本港每年有超過一千人死於流感及其併發症,其中以心臟病、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及缺血性心臟病等較多,醫學界相信港人對流感致死的警覺性,較歐美人士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