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蘋果指數炒賺33萬

跟蘋果指數炒賺33萬

《蘋果日報》由1997年8月2日至今,每周最後一個股市交易日收市後,都進行一次市民投資股票意欲的調查。調查數據經過計算之後,便成為「蘋果指數」。

見「-17」買升

蘋果指數是一個典型投資意向指數(Investor'sSentimentIndicator),幅度由最樂觀正面(+50),至最悲觀負面(-50)。事實上,沙土疫潮一段日子裏,差不多是香港最悲觀的時候,當時蘋果指數大約為-19。投資者未來可以此作指標。
蘋果財經研究組整理過近450組數據,發現蘋果指數最大用途,在於推測大市見底的時機。在過去九次蘋果指數跌穿-17(即約1/3),有八次是市場摸底反彈訊號。若過去有投資者在每一次蘋果指數跌穿-17,即買入一張期指好倉合約,並持有一個月,可以獲利逾6743點,以每點賺50元計,即獲利33.7萬元。
一般而言「反方向」(Contrarian)投資哲學,是「人人睇淡,便入貨;人人睇好,便出貨。」在大多數投資者睇好的時候,投資者的資金已大部份投資在股票市場中,在剩餘可入市的資金不足之下,也可預見市場見頂。相反,在大多數投資者睇淡的時候,可入市資金不單充裕,還有要賣的貨也賣掉,所以市場已跌無可跌。此外,心理上,被訪者通常傾向以樂觀一面示人,所以,意向指數摸頂的能力較弱;相反,當投資者的情勢一面倒傾向負面情緒時,所反映的情緒也相對貼近真實情況。本周蘋果散戶指數為︰18.07,可審慎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