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消息透露,國泰航空(293)、中國國際航空(753)及中信泰富(267)近期就大型股權重組事宜重返談判桌,3公司均是股東的港龍航空也積極配合,力爭數月內達成重組方案,締造多贏局面。據悉,重組方案並非只集中港龍的股權架權,惟暫定共識是在任何重組方案下,國泰及港龍均以兩個獨立品牌營運。
【本報訊】重組方案現時尚未確定,但市場估計,國泰可能向中信泰富購入港龍28.5%股權,連同國泰大股東太古A(019),持股量升至五成。國航則會透過向中信泰富購入國泰股權或與國泰換股,與國泰建立互控關係,加強合作基礎。國航也可能私有中航興業(1110),直接持有港龍。消息人士強調,各方在考慮多個重組方案,整個過程相當複雜,需時完成。
港龍積極配合談判
國泰、國航及中信泰富去年曾經商談股權重組,惜無功而還。一年過去,油價開支高企蠶食航空公司盈利,中港及中外航權(航班配額)政策日趨開放令市場形勢劇變,加上中信泰富居中斡旋,令國泰及國航最近重返談判桌,港龍今次也積極配合,各方都擺出誠意,共襄大事。
國泰港龍續獨立營運
據了解,國航無意放棄港龍,仍會持有港龍股權作為長期投資。中信泰富董事總經理范鴻齡今年初也曾經在港龍的內部會議上保證,在任何情況下,港龍與國泰均會以獨立品牌營運。
消息稱,國泰及國航今次討論的重組方案,並非只集中在港龍的股權架構,國航與紅籌子公司中航興業及國泰的關係也在討論範圍。
市場估計,國泰及國航今次能夠重返談判桌,原因眾多。首先,國泰要發展內地市場,確實需要港龍配合,即使中港放寬所有航班配額限制,礙於上海及北京等主要城市的機場極繁忙,國泰得不到機場的升降時段也「飛不起」。
航權談判成重組變數
剛好,港龍近年為應付國泰及內地航空公司的競爭,不斷增加上海及北京的班次,分別每日提供16及8班服務。但業內人士說,由於客量不足,港龍增加班次反而令毛利下降,平均載客率只有50至60%。若國泰能增持港龍,順利成章將大部份來自海外的乘客「射」給港龍轉飛內地,避免資源重叠,浪費航班。
另一方面,若國航希望開拓國際市場,最佳的合作夥伴是國泰。據悉,國泰04年底趁國航上市入股一成後,雙方關係良好,國航足以取代中信泰富作為國泰中資夥伴的地位。唯一變數是,中港政府將於本周在港舉行航權談判,結果可能令各方微調心中的如意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