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升勢極盛,不過,上個星期五美股又再下跌,原因依然是擔心加息。加息這個因素,是可以不斷的影響股市,在利率真正見頂之前,美股會不斷的為擔心加息而突然急跌,而所謂擔心加息或不擔心加息,全是人為的炒作。
經濟數據強勁,可以被視為會再加息的理由,但是,經濟數據差又會被視為企業賺錢能力降低,也同樣是利淡理由。總之,市場情緒、大戶動向和權威人士的言論,都可以將同一件事得到不同的結果。
上周五,4家企業趁市旺集資,其中國美(493)大股東黃光裕賣10%舊股,套現12.6億元,是最令人擔憂的。大股東賣股,而且是以9%的高折讓比率賣股,更顯示大股東自己也擔心目前的股價不容易撐下去,也明白目前的股價是純粹由炒作炒出來的,沒有實際的基礎。因此,二三線股炒得過熱時,是可以適量的減持,把錢放入袋裏。
炒二三線股要耐性
新股進行,集資的資金是用來發展,則不是問題,如果是高價供股集資,更不必擔心,這說明大股東也一起承擔風險。
上個星期四,剛剛收到一位讀者來信問:「為甚麼勤+緣(2366)股價不動?是不是該換馬?」我還沒回答,星期五此股已突漲8%,二三線股的一個特性,就是如此。當你感到悶,見到別的股升而自己這隻股不升,想換馬時,股價就動了。因此,炒作二三線股除了短線炒賣外,也可以守株待兔的等別人來炒,炒高才放。
從九鐵黎文熹兵變的第一天開始,我就建議大家買地鐵(066)股票。上星期五,地鐵股價飛升,傳媒已有消息說地鐵九鐵合併之事已差不多拍板了。記得兵變落幕那一天,有位讀者問我:「你建議買地鐵,但地鐵股價已升,是不是遲了?」
現在來看,是遲了嗎?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