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軒從來不是娛樂版friendly的動物,印象較深是他的名字經常掛在余文樂嘴邊,二人老友鬼鬼;後來是已故詞人黃霑為他填詞的《Blessing》,高音到唱爆肺,跟肥媽有得揮;然後是去年在《翡翠歌星賀台慶》跟何韻詩拉尾音鬥長氣,正式在家庭觀眾前獻技。如此一個歌手,想高調也高調不來,惟有靜靜出版第三張唱片《春夏秋冬》。
前年一首《Blessing》讓大家見識了張敬軒的驚人唱功,瘦瘦的他氣量十足,今次主打歌《過雲雨》輕輕地唱,感覺自然,聽得舒服,不似得部份稍為唱功好的新人,不明何謂收放自如的通病,畢竟,張敬軒已出道三年了,加上經常跟不同音樂人合作,見識自然較多。《不要》卻突然rock起來,論搖滾張力雖然未夠火候,但卻又一次證明了張敬軒的多變性。《絕頂愛情》是張敬軒跟張爸爸合唱,用爵士樂講溫馨,頗為驚喜,張氏父子的聲底近似,不留心也難分得誰是誰。
《偷故事的人》是《遇見神》的國語版,由同是教徒的金培達監製,好端端一首毫不老套的教會歌,慘成無聊的情歌,旋律多動聽都變得浪費,難怪張敬軒要扎根香港,起碼創作自由有保障。
《隨你》則是另一首廣東變國語的歌,跟原版《手望》沒大分別,可有可無,最大功用是推介王菀之給廣州樂迷。
《HurtSoBad》是為電影《擁抱每一刻花火》度身訂做的歌曲,看過《擁》片必然感動,未看過的則會覺得HurtSoBad三個字礙眼兼礙耳,這些不中不西的留給那些半唐番歌手好了。
張敬軒首張唱片叫《MyWay》,如今出到第三張,已證明R&B、爵士、搖滾、演繹小品、唱個蕩氣迴腸都難不倒他,但似乎仍未找到hisway,《春夏秋冬》裏十首歌都好聽,只是太過平均,沒有突出的作品。
「春夏秋冬」四字其實來自《過雲雨》中的「春夏秋冬,有多少人會走;春夏秋冬,有多少人會留」,整張碟的情歌多次用天氣作比喻,如《雲裡的陽光》和《分手前的雨天》,意境優美,可是全部灰濛濛,張敬軒何時才見到音樂路上的晴天?
撰文:皇后大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