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增強競爭力,吸引更多中產人士使用服務,私家醫院紛紛增設單人二等房,費用較頭等私家房便宜一半。另一方面,不少私家醫院均提高收費,增幅由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
成本上升須加價
私家醫院聯會發言人劉國霖解釋,沙士後,私院投放不少資源增設隔離設備,增加病床距離,令可容納的病人減少,加上藥物、敷料等原材料加價,儀器推陳出新,令成本不斷上升,不少私院因此加價;增設單人二等房,主要為吸引更多客人。
傳統私家醫院病房主要分頭等、二等、三等及大房四種,只有頭等房享有獨立空間,病人使用的藥物、即棄物品如棉花等收費,會因應病人入住病房的等級而調整,頭等房的費用最高。劉國霖指單人二等房的病人只需繳付稍高的房費,但毋須給相應的配套費用,「一般嘅單人房有床、自己嘅洗手間、電視、梳化,有成百幾二百呎;呢啲單人二等房就未必有獨立廁所,面積細啲,但係畀到病人私人空間。」
此外,醫院管理局主席胡定旭早前表示,將增加公立醫院多項收費,包括住院費增至五百元一日,引來社會各界狂轟。
身兼醫管局董事局成員的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昨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董事局現時未討論加費幅度;另一議員李國麟則指,不接受醫管局為減輕財赤而加價。
促加快醫療融資
病人權益協會幹事彭鴻昌批評,加費不能阻止服務被濫用,只會令低下階層不敢使用公營醫療服務。他認為政府應盡快完成醫療融資研究,並設立第二安全網,確保低下階層不會因為沒有錢而失去治療的機會。
胡定旭在昨晚播出的電視節目中又嘗試為事件降溫,表示醫療服務加費未有定案,視乎巿民的負擔能力,局方有一定路線圖,加價是最終目標,但會設立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