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常見曼陀羅 汁液幾秒鐘奪命<br>中學生用毒草製殺蟲水

郊野常見曼陀羅 汁液幾秒鐘奪命
中學生用毒草製殺蟲水

【本報訊】香港氣候和暖,孕育了數千種千嬌百媚的植物品種。被譽為四大毒草的洋金花、馬錢子、斷腸草及羊角藤在郊野也隨處可見,連花店都有出售俗稱曼陀羅的洋金花,靠近用力嗅一下可能會有暈眩感覺,服食更有死亡危險。有中學師生做實驗,用洋金花葉和花磨成汁,噴在食草的芽蟲身上,幾秒就死亡。資料更顯示,有美國青年用洋金花製迷幻藥,中醫藥專家則呼籲年輕人切忌隨便嘗試。 記者:陸羽平

洋金花別名曼陀羅,來自古印度梵語的譯音,屬多年生灌木,花冠狀如喇叭,白裏透紫,有點似百合;種子腎形,多生於路邊、荒地。洋金花全株有毒,種子尤甚,嚼食三顆即中毒。
可道中學一批就讀化學科目的預科生月前自行研製有機殺蟲水,準備參加「二○○六年香港學生科學比賽」,經多番實驗,發現洋金花的毒性甚強,由其花葉磨成的毒汁能夠在幾秒內毒死芽蟲及麥皮蟲,用洋金花煮水蒸發的水氣,倉鼠吸入也昏迷。他們翻查文獻,意外發現武俠小說提及的蒙汗藥及麻沸散,洋金花也是主藥。在美國更有一名青年將之製成迷幻藥物,結果中毒送院。

港未有監管曼陀羅

該校化學科教師林志強其後向漁農自然護理署查詢,獲悉政府不僅未有監管該類毒草,甚至洋金花已成為觀賞花卉,民居、花卉市場隨處可見,他擔心時下青年會將其自製成迷幻藥,令濫藥情況更嚴重。
市面上專售盆栽植物的花店不難找到洋金花的蹤迹,旺角花墟鵬園花園園藝公司店員吳小姐表示,洋金花花形特別又容易培植,小小的一棵,五、六十元就有交易,因此頗受客人歡迎。她又稱,由於該花有毒,故會提醒客人在觸碰後緊記要洗手。元朗水邊村一村屋外亦種有兩株洋金花,高達六呎,樹上掛滿數十花朵,黃昏便會散發出陣陣獨特的香味。屋主的媳婦黃小姐表示不知道該花為四大毒草之一,「呢隻花好大陣花味,一枝枝掛喺度都幾特別。」她又稱,附近的居民都被花之美態吸引而加入種植。
香港中國醫學研究所所長李甯漢表示,未聽過有人以洋金花造迷幻藥,洋金花毒性強,吸食者必會昏迷,與輕飄飄的迷幻感覺不同,呼籲年輕人切忌嘗試。漁護署發言人表示,植物具有美化環境的作用,現時本港郊外有多種有毒植物,對於隨意採摘植物的市民,當局會票控,另外,署方只對瀕危物種進行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