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汶錡冒死套七磅銅環 探索長頸美

周汶錡冒死套七磅銅環 探索長頸美

美的定義,人人看法不同,如泰北一個名為湄洪順的地方,女性頸愈長愈美麗!被公認為美女的周汶錡,月前便到泰北見證長頸族那種殘酷的美,並試戴七磅重的頸環,體驗長頸之苦。雖然,周汶錡戴上頸環後有窒息之感,認為一圈又一圈的頸環加諸女性身上,是負累多於美麗,但對於長頸族婦女那份堅持和信念,周汶錡卻是由衷的佩服。 撰文:戴彩煥

周汶錡今次到泰北,逗留了八日時間,主要到湄洪順的南坪蓮長頸族村和藜順村,了解長頸族的傳統習俗和生活文化。由於周汶錡過往只是從雜誌上看到有關長頸族的照片,能夠近距離接觸她們,今次還是頭一趟,所以出發前,她的心情實在是既興奮又緊張。
周汶錡:「初初見到啲女仔條頸咁長,真係驚驚哋!相傳佢戴頸環嘅原因,係丈夫唔想太太離開,所以用咁重既環嚟箍住太太。」
在有關方面安排下,周汶錡有機會親睹小女孩戴頸環的過程,發現那些頸環原來並非一個個套在頸上,而是用一條黃銅繞成。

嚇至呱呱大叫

好奇心澎湃的周汶錡,更索性拿起成年人佩戴的頸環來磅重,原來二十一個環足有十一磅重,而部份婦女除頸環外還戴上同等重量的腳環,無論工作、做家務、洗澡和睡覺,也不會將環脫下!為體驗長頸族婦女戴頸環的滋味,周汶錡決定試戴一次,而今次不僅是她頭一趟,且也是族民首次為非族人戴頸環呢!
戴頸環過程看似十分簡單,實則驚險重重,例如戴環時力度要適中,以及繞環時左右兩邊要對稱等等,因為人的頸部十分脆弱,一不小心的話,便很容易勒傷。
族民先把黃銅燒軟後抹乾淨,然後便繞着周汶錡的粉頸來屈,每繞一圈,她便愈加緊張,全身繃緊,在繞到最後一圈時,族民拿出鋸把黃銅鋸斷時,周汶錡更緊張得呱呱大叫起來,直至族民把黃銅截斷的尾部收好,她才鬆一口氣。

欣賞團結精神

結果,周汶錡當日戴了十三圈的頸環,約重七磅,而整個過程約十五分鐘。問戴上頸環後感覺如何時,周汶錡笑說:「開頭覺得幾好玩,但跟住愈嚟愈驚,佢哋幫我戴嘅時候,冇諗住啲黃銅會有剩,亦冇諗住要鋸斷,佢哋成條村先至得一把鋸,聽到膊頭嘅鋸銅聲,真係幾驚,感覺幾恐怖。其實戴咗頸環之後,條頸冇乜特別感覺,但所有重量就聚晒喺頸兩邊膊位,戴咗十五分鐘左右,我已經覺得好重好唔舒服,同埋有小小唞唔到氣嘅感覺。」
只戴了十數分鐘,周汶錡便已大吃不消,相比起那些戴了數十年的長頸族婦女,周汶錡實在深感佩服:「佢哋係母系社會,就算戴住咁重嘅頸環,平日都要做好多粗重功夫,佢哋每日要撐住十幾公斤重嘅行頭落田耕種,睇見佢哋烏低身插秧,我就覺得好牙煙,只係靠幾節頸骨去承托好似成包米咁重嘅頸環,真係隨時會整傷條頸!」
究竟,今次泰北之行又有何體會?周汶錡:「好開心,今次呢個體驗好難得,可以見到一啲平時冇機會睇到嘅嘢!我好欣賞當地人咁單純嘅思想同團結精神;佢哋唔受外界影響,堅持自己風俗習慣,真係令我好佩服,呢種精神亦好值得學習。」
周汶錡今次到泰北,其實是應無綫邀請,探討地球另一角落對美的睇法,尋找另類美麗傳統,該節目將安排在明日起逢星期一至五晚上十時三十五分於翡翠台《向世界出發》內播出。

繞圈戴環

刀鋸美人

緊張閉目

大功告成雖然周汶錡所戴的十三圈頸環約重七磅,較成年人戴的二十一個環輕了許多,但她戴了十五分鐘已感到吃不消。

檸汁洗環
長頸族婦女正在河邊沖涼,並以檸檬汁來清潔頸環和腳環。原來,她們無論洗澡和睡覺,也不能將環除下,甚至懷孕期間腳腫,也不能將腳環脫掉。

伴隨終生
女性五歲便開始戴頸環,數目約七至八個不等,到成人時頸環數目增加到二十一至二十三個,約重十一磅,數目愈多愈美麗;女性十歲時可選擇是否繼續戴環,但二十五歲後,便不可將頸環拆下,否則有生命危險。

第一美女
長頸族有一古老的美容秘方,就是取出賽娜卡的樹汁塗抹臉部,據悉有美白、吸油和預防暗瘡之效,族中由七歲到七十歲的女性也是採用此方法美容;圖為藜順村長頸族公認的美女、年僅十五歲的密寶。

頭部負重
母系社會的長頸族女性,除要出外耕種外,回到家裏又要打理家頭細務,由於她們每天撐着二十多磅重的行頭工作,手腳不能像一般家庭主婦般靈活,所以做家務方式亦跟一般人有異,如圖中的女士便用頭來承托裝有嬰兒的籮筐,絕非一般人應付得到。

長頸族小朋友小小年紀已懂得團結精神,令周汶錡甚為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