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醫生的診所,無論開在富泰的中環,還是草根的荃灣,有沒有發覺,牆壁上都掛滿至少九張金鑄的學歷證書。
仔細觀覽:乖乖了不得,證書全都以英文書寫,從左邊看起,第一張是香港大學醫學院內外全科學士,其上的簽名,竟還是七十年代兼任港大校長的港督麥理浩爵士。
依次數過去,一張張皆是英女皇轄下英聯邦國家權威學府所頒授:利物浦大學熱帶病理學文憑、雪梨大學婦科證書、愛丁堡大學兒科碩士、多倫多大學醫學院頒授的院士。
租金昂貴,候診室只有三百呎,才放得下一張麻將桌,牆上的一列金光閃閃的展品,幾乎包攬了整個西半球,全部是該大國手鎮山之寶的半生榮譽,讓病人一面等唱名,一面仔細觀賞,上面的字眼,不是Royal這個,就是Fellow那個,還印有學府的校徽,下有一條絲帶,上面鑴着五百年前的拉丁文。
有沒有人懷疑過這些金屬品和鏡框裏的內容是珠江三角洲流行的贗仿品?好像沒有,因為這些證書上蟹行的簽名通通是外國佬,而且簽發的日期,例如一九七二年,是一個值得尊重的年頭。
就是所謂含金量吧,信心只是一種感覺,很主觀的,換了另一種表達方式例如簡體字,或者證書上有兩面紅旗加一把麥穗什麼的,感覺或許就很不同,因為這一堆證書,文字簡潔,設計莊重,代表的那個世界,以及那後面的一套價值觀,是三五百年由無數的名人合力鑄造的,如牛頓、愛迪生、愛因斯坦,不靠瞎吹水,是貨真價實的絕活。
一個男人窮半生拚來的事業,不錯,就靠在牆上這一列洋人頒授的品牌為佐證,就像門神一樣,功能鎮宅辟邪,打一枝感冒針,收費三百,配一小瓶藥丸,加收五百,憑什麼?不錯,憑的就是這幾塊金屬品上鑴刻的英文字。
叫香港的特首放棄英廷頒授的爵士銜?真會開玩笑。請看全香港的私家醫務所的牆壁,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之後,可一張也沒有摘下來,一干病人,付款時五百元大鈔一把一把的花,眉頭絕不皺一皺,可見世界潮流,心同此理。
偷眼看看裏頭的醫生:戴一副眼鏡,正低頭寫字:「冇事啦,都話你冇事咯。」他說。「吓?真係冇?」中年女病人半信半疑。當然冇事嘛,快出來領藥,交錢,輪到下一位,出門時看一眼那道閃亮的牆壁就知道了:醫生會騙你,但這幾張金屬品不會,不錯,師奶,這或許正是你千方百計把你兒子送去唸國際學校一樣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