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花中君子》2800萬元成交

常玉《花中君子》2800萬元成交

【本報訊】一幅死後留給紅顏知己的油畫,一幅透現了作者、已故畫壇大師常玉留法時孤寂淒苦的盆栽荷花畫作《花中君子》,昨日在香港蘇富比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會上,以二千八百多萬港元售出,超過了原先最高估價逾三倍,同時刷新了中國油畫拍賣及常玉個人畫作拍賣的紀錄。

作品反映晚年孤寂

這幀中國當代名畫《花中君子》,是中國早期留法畫家常玉一九四○年代在彼邦繪畫,以自由散放的手法將中國書法線條自然地運用於畫布之上;畫中盆栽荷花扭曲的長莖,自小得不合比例的花盆中向上伸展,反映了他晚年時孤寂與無助的境況。
與他在巴黎曾一度同甘共苦、被獲贈該幅《花中君子》的紅顏知己王易安,最有資格評論畫作,她曾表示:「這幅是最典型的常玉風格,花莖用筆克制、細膩、單純、構圖大膽。常玉是一位吸取了東西方藝術精髓而幻化出自己風格的藝術家。」
一九○○年生於四川富裕之家的常玉,二十年代以「勤工儉學」名義赴法留學,認識了畫壇大師徐悲鴻。他著名的繪畫作品有裸體創作,以及菊花、梅花及荷花等靜物作品,多表現其自憐和淒苦。他不願意與畫商打交道,不肯按畫商要求做畫,以致不獲賞識而過着潦倒的生活,六六年在巴黎工作室中煤氣毒終其一生。

較估價高出逾三倍

常玉死後,作品成捆在巴黎拍賣巿場拍賣,售價僅數百法郎,與昨日他的單一幅作品《花中君子》以破紀錄的高價二千八百多萬元售出,可謂天壤之別。
蘇富比較早前估計,拍賣價約五百萬至七百萬元,現時成交價高出估價逾三倍。事實上,常玉是近現代繪畫藝術上超現實主義的典範,他的生活和藝術追求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不昧世俗,我行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