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菩提 - 鍾偉民

送菩提 - 鍾偉民

「怎樣避免煩惱和令自己煩惱的東西?」讀友問。問得適時,適當。我的回答,也簡單:避開令自己煩惱的東西,就可以避免惱煩。令自己煩惱的東西,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情緒。理論上,心,能夠不隨境轉,就不會有煩惱,永遠是一泓靜水,照見七寶樓台,也照見五蘊皆空。
要臻這樣的「化境」,太難,對我輩尋常人來說,陳義,也未免過高。
我採取的方法,簡易可行:逃避。我不主動接觸讓自己煩惱的東西;而且,主動接觸讓自己不煩惱的東西。

好多年前開始,我就拒絕去看可能會令我煩惱的文字;對於「鞭策」,我一般抓住鞭尾,順勢一拖,把使鞭的拖得失平衡,再亂棍毆斃。可惜,編輯偶然還是會轉來一兩封電郵,譬如,日前我罵陳水扁,印象中,每回罵陳水扁,都有一頭相同的東西罵我。以前,我逮到這種東西,真是樂不可支,因為可以在專欄裏剝皮,拆骨,解剖了,讓讀者觀賞牠那一顆爛心;而這種「被解剖物」,在進入焚化爐前,照例會說我:輕易騙取幾天的稿費。
如今,真的有修養了。人家來幾千字,我瞥一眼,感覺到一點敵意,馬上刪除,扔掉;帶恐嚇的,要處置,就交給我們盡責的警察。來犯的,辛辛苦苦寫了幾千幾萬字要罵我,才到我眼皮下,就化為烏有;牠自己白生氣,亂起嗔恚心,這嗔恚心折磨的,還不是這頭意圖令別人煩惱的蠢貨?所以,說到底,意圖令別人煩惱的東西,自己一定最煩惱。
「不還手,人家會認為你示弱。」讀友,有這樣的顧慮。一個人,再潔身自愛,周圍都是糞坑,難免有蒼蠅入屋,總不成所有盲頭蒼蠅,都一律拍死。讀友愛我動作利落,拍烏蠅的聲音清脆;然而,每次出招,滿掌臭穢,就算能收殺蠅儆蚊之效,得到片時安寧,但天底下的蒼蠅,你能殺盡?動了氣,徒然損害身心。我早就明白:可以跟別人過不去,但絕不要跟自己過不去。拍蒼蠅,會感染怨毒,該屬於後者。煩惱即菩提,你要菩提,我可以送你一百斤當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