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市場亢奮的始作俑者

國際視野:市場亢奮的始作俑者

歐洲央行維持利率在2.5厘不變,理由欠奉,行長特里謝由早前給人們覺得他是與美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同門派──練「鷹爪」功──加息絕不手軟,突然耍起太極拳來,今次不加(息),連下個月也說未必加,6月太長遠,無講,誠「變臉」高手者也。
筆者用大字標題估歐洲央行加息,縱使是「一廂情願」,但卻非無根據者,歐元區近期經濟數據表現偏好,加上核心國之商業信心或消費信心等指數分別創多年新高,何況通脹率仍偏離央行目標上限的2%,上次議息後之記者招待會又提vigilance(警惕性)之字眼,還有議息前歐元滙價上升、債券價格下跌,又怎不誘發冠一之遐想?如果在上述環境下也未能打動決策者將利率調至「正常」(normalization),除非另有想法──認為加息引發強歐元,從而打擊仍依賴推動經濟增長的出口環節,或是受到政治壓力,甚或加入了Ben哥的「救世主」俱樂部,那麼昨日傳媒指日本最快或在7月加息,豈不也是在「吹水」?

歐息應加不加

過去兩年,歐洲有22次headlineinflation超過2%而央行無動於衷,當時或因經濟疲弱,若「死牛一邊頸」只睇通脹決定加息,經濟難有今日之景象。可是事實說明有條件加息甚或追落後,餘的不管,光是通脹一瓣已可觸動神經線,然卻耍手擰頭,顧左右而言他,這「通脹目標」,設來作啥?
至於美國,筆者也曾多番分析「中性」(neutral)利率,並指美利率應見頂,然卻惹來跟紅頂白、拿不出理據之士揶揄,難道過去兩日,3位聯儲銀行行長之言論都是「白癡」?!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