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近日真可謂升勢停不了,恒指在本月首個交易日衝破16000水平後持續飆升,昨日更進一步大漲300多點,成功突破16400大關,成交更創98年8月以來新高,達456億元!
美國利率可能在短期到頂,以及外圍(如日股)造好,帶動港股上升,筆者猜測,市場預期在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前,人民幣有機會再度升值,是促使昨日資金大量流入港股的主要因素之一。日前美國財長斯諾表示,中國政府在人民幣滙率上應該更加靈活,並預期人民幣今年會進一步升值,這等言論,不難令市場揣測在4月20日,當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時,美國可能會就人民幣問題進一步施壓,游說有關方面將人民幣再度升值。
守16元上望16.95元
在昨日大升市中,卻沒有近期當炒的內地銀行股孖寶──建行(939)及交行(3328)的份兒。反而早前牛皮的本地銀行股,則動力強勁,當中東亞(023)升勢最為凌厲,昨日一舉突破了30元,以31.35元收市,創下98年以來的高位。筆者在去年曾在本欄推介東亞,當時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其主席李國寶在去年10月先後多番增持東亞股份,其買入水平大約在22.5-23元間,其增持的情況與李兆基增持煤氣(003)近似。
在現水平,筆者覺得東亞已不太便宜,吸引力漸減,除非有某些突發的收購或被收購因素,否則以現價來衡量,中銀香港(2388)及工銀亞洲(349)的估值更為吸引,尤其是中銀。
筆者原本看好工銀亞洲,但在其公布2005年業績後,察覺工銀的TotalCAR及Tier1CAR比率分別為15.7%及9.6%,相對其他本地銀行股不算太高,不知會否發行股份?至於中銀,筆者原以為它資金充裕,在業績公布後會派發特別股息,豈料願望落空,幸好其母公司中國銀行快將上市,市場亦熱炒中銀香港,筆者猜測,中銀香港資金頗為充裕,相信稍後可能有其他收購行動。短期中銀若能穩守16元,相信後市可進一步上試去年8月高位16.95元。
譚紹興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