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減費機制有漏洞 申訴專員揭發<br>社署層層包庇犯錯下屬

醫療減費機制有漏洞 申訴專員揭發
社署層層包庇犯錯下屬

【本報訊】社會福利署一名醫務社工錯向一名精神病康復者,批出三個月全數醫療收費豁免申請,事件被同僚揭發,社署管理層卻包庇下屬,只向犯錯社工發出口頭訓示,反而向揭發事件的社工施壓,以紀律處分威脅她「唔好咁多口」,以免政府聲譽受損。申訴專員公署昨批評社署處理手法不當,做事「馬虎」,又指99%減免醫療收費申請獲批准,顯示當局沒有小心審核。 記者:馮永堅 雷子樂

公署早前接獲投訴後進行調查,昨發表報告。事發於○四年九月,社署醫務社工A審查一名精神病康復者申請豁免醫療收費時,錯看其入息只有四千二百多元,故以經濟理由(低於全港入息中位數75%)向他批出三個月全數減免收費優惠。申請人三個月後再次申請豁免,負責這次審批的醫務社工B卻發現其入息應為八千五百五十元,不合資格申請全數減免,認為事件涉及欺詐及社工A審批不當,遂向分區助理福利專員報告事件。
不過,社工A否認有錯,還辯稱是考慮到申請人的精神狀況,以非經濟理由批准豁免。分區助理福利專員同意其說法,並認為批出三個月豁免能鼓勵病人接受精神病治療。

逾99%申請獲批准

然而,社工B要求社署報警跟進,否則向立法會及公署投訴。分區助理福利專員得悉事件後沒跟進事件,反警告社工B不要令政府當局尷尬,並威脅若事件曝光便向她作紀律處分。社工B未因高層施壓而屈服,向總部的總社會福利主任投訴,但被勸喻要遵從分區助理福利專員決定。
申訴專員戴婉瑩昨在記者會表示,社工A在事件中確曾出錯,但上司容許她更改減免收費理由,明顯是意圖掩飾錯誤。最令公署奇怪是社工B發現錯誤並嘗試糾正,做法完全恰當,卻換來社署高層施壓。
此個案只是制度漏洞的冰山一角,公署又發現社署及醫院管理局四百八十名醫務社工在○三至○四年度,批准了超過99%(有十五萬一千多宗申請)的豁免申請,顯示當局沒小心審批。○三至○四年度涉及減免醫療收費的款項達一億二千三百萬元。

社署:濫用風險低

社署及醫管局發言人均表示,大致接納申訴專員公署的建議,並正落實部份建議。社署強調,濫用醫療減費機制的風險極低,因申請人所涉的減免金額不高。現時每宗減免收費個案的收費約為七百四十六元。社署及醫管局表示,會抽查申請人資料以防有人濫用。
但社署稱,從沒以紀律處分威嚇社工。社署消息人士承認社工A有疏忽,已向她作出訓示。對於公署稱讚社工B做法,消息人士表示雙方觀點不同,沒正面回應該社工做法是否恰當。
社署社會工作助理分會主席黎永盛指,許多病重的個案,即使入息有少許超額,醫務社工都或會酌情批出減費,「有時個病人惡死啲,攞條命嚟嚇你,就算差少少先合資格都可能照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