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集團就前日向華潤水泥(712)散戶提出每股2.45元現金私有化建議,華潤集團董事總經理宋林指出,自華潤水泥由華創以派送形式,在港交所(388)介紹上市,從未批股集資,私有化價格對小股東來說公平,集團不會加價。倘若建議遭小股東否決,管理層有信心將公司經營下去,但因為公司規模太細,以停牌前收市價計,發行的可換股債券總值約8億元,較公司市值6.912億元還要多,可說是一個「天生缺憾」。
債券總值高於市值
對於大摩及國際金融公司日前宣布12.7億元人民幣收購海螺水泥(914)14.3%股權,較去年底宣布的收購價調高了3.7%,同時證券界認為內地水泥業已走出谷底,此時宣布將華潤水泥私有化是否對小股東不公平?
上述近8億元、年息3厘的可換股債券兌換價為2元,較停牌前收市價溢價10.5%。宋林回應,由於債券面值較公司市值還高,若不將華潤水泥股價及債券私有化,其經營及財務壓力將會很大。他同意水泥行業已走出谷底的說法,並稱私有化後,華潤集團不會將華潤水泥出售,因可以與集團內其他業務起協同效應。他更不排除5至10年後會再度將水泥業務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