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小政府不需要大總部 - 盧峯

蘋論:小政府不需要大總部 - 盧峯

雖然民建聯只表示會支持政府開設首長級職位處理新政府總部工程事宜、雖然民建聯還沒有公開表示放棄在東南九龍建政府總部的要求、雖然民建聯還沒有「轉軚」支持在添馬艦興建新政府總部,但在曾特首的強力游說下、在曾特首的特別「關愛」下,民建聯最終支持在添馬艦建新政府總部已是意料中事。而在民建聯不再反對下,添馬艦新政府總部上馬將成定局,曾特首的政績也至少得到「零的突破」。
對曾特首及特區政府來說,爭取到足夠票數支持在添馬艦興建新政府總部無疑是一場「勝仗」、無疑會被政府視為一項政績;但對公眾來說,在添馬艦興建新政府總部是否真的物有所值、是否真的有需要、是否真的會帶來種種好處仍然是個疑問。
首先從物有所值的角度來看。添馬艦地皮是中環、金鐘一帶臨海的最後一幅優質地皮,土地價值肯定數以千億元計,再加上維港已不能進行任何較大型的填海工程,添馬艦地皮的價值只有更高、出售添馬艦地皮可得到的地價收入只有更驚人;但若果按政府的計劃在添馬艦興建新政府總部,這數十億元甚至過百億元的土地收入固然煙消雲散,政府還要額外從庫房掏出數十億元支付建造費;這樣一來一回,庫房或納稅人為添馬艦付出的成本將高達百多億元。究竟這是否物有所值、究竟納稅人應否為新總部付出如此高昂的成本實是大有疑問的。

特首及特區政府解釋說,當新政府總部落成後,原來在中區的政府總部土地便可以騰出及改為商業用途,這些土地的地價收入將可以彌補添馬艦土地的地價收益。從表面上看,原本中區政府總部的土地當然可以彌補添馬艦地價收益的損失;但究竟到時候政府及立法會會否把土地全部交出及改為商業用途並沒有任何保證,最近就有團體要求政府保留政府總部的部份建築物,假若政府及立法會接納類似的意見,又或是政府最終認為土地另有「更佳」用途,那中區與政府總部的土地便可能永遠不會推出市場,一地換一地便將會成為空話;這怎不教人擔心呢?此外,特首及特區政府建中區政府總部土地的最起碼資料包括土地面積及初步估值也沒有提供;在缺乏資料的情況下,公眾怎能判斷建新總部是否物有所值呢?
曾特首及特區政府又說,在添馬艦興建新政府總部是幾年前已拍板定案的事,沒有理由再三心兩意而拖延。是的,特區政府的確早在幾年前已定下有關計劃,但作出這個決定的其中一個重要考慮是因為經濟低迷,政府不希望再增加商業樓宇供應以免被拖垮優質寫字樓的市場;而到了今天,香港經濟強勁復蘇,商業中心區的寫字樓供應更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這樣下來,特區政府不是該重新檢討這個因一時經濟情況欠佳而作出的決定、不是該重新考慮把添馬艦地皮作為商業用地推出市場嗎?
其實,中區政府總部目前使用的樓面面積已相當大,位置更是十分方便,即使有個別政策局、部門地方不敷應用,也可以透過購入或租賃附近的商廈解決問題,這樣做肯定比興建一座龐大的政府總部省時方便得多、成本低得多。特區政府為甚麼硬要捨易取難、硬要花大筆公帑在添馬艦建政府總部呢?更何況特區政府常常以小政府自居、常常以小政府為榮,一個小政府有甚麼需要在最繁盛的商業中心區建一座大總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