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裙仔學生妹,令人想入非非?
男記者不斷懷念某天見過一位穿白色AhDoi的越南女仔!調查後,發現某間學校的女生都穿白色長裙校服。大家幻想,一眾白衣女生放學時衝出校門的動人情況!誰不知,校門一開……白衣女生只是立即跑過小販檔,大口吃豬紅、豬雜和豬腸!完全沒有儀態!
踎街咬豬紅 冇儀態
看到她們不顧儀態,坐在矮椅上吃到滿頭是汗,油光滿面,真難想像讓美軍顛倒眾生的「西貢小姐」竟是如此模樣!其實她們就讀的MarieCurie,在胡志明市也數一數二,不少富有子女也就讀於此!而學校位於的LeQuiDon更是出名的高級食肆街,最貴和最新的食店也坐落於此;不過,放學的時候,小販擠滿街,豬紅豬雜外,還有春卷、薯餅、牛肉河粉等,不少攤檔都提供小枱小椅,同學都喜歡當街大吃特吃。
買貴十倍 記得講價
都說最憎講價,無謂連在街邊買小食也來個逐蚊索價吧,但原來,本着此理想,便會上當。話說,早上未吃早餐,見到蹲在馬路旁的婆婆在賣米餅,夾着我最愛的鮮椰子絲和麥芽糖,決定幫襯。婆婆收了我5,000越南盾,便挑起竹籮,向我笑笑口,揮揮手的離開!正想咬一口時,路旁的修路工人對着我大笑數聲,一位諳英語的女工說我被騙了,一塊米餅,只需500越南盾,我買貴了十倍!她還說,婆婆應該今天賺夠了,放工返家休息,那時才早上10時吧!昂貴的米餅啊!
流利粵語 咪亂噏
想品嚐富有越南特色的街頭小食,由NguyenTrai開始走,穿過第五、十及十一郡,直到華人堤岸區Cholon是最佳選擇。開檔的人,有扎根幾代的華人,也有越南人,不少食物由中菜演變過來,好像綠油油的椰子糕,名字真叫「糕」、還有喳喳糖水、清熱夏枯草、解渴冬瓜水等。這裏住了約50萬華人,不少是從廣東省移居過來,莫說長居於此的台灣人也懂廣東話,連越南人也說得一口流利的廣東話,例如叫男人做「阿叔」,所以還是不要亂說話便最好。
花20分鐘蒸餾
越南人的飲食文化也有點法國人的慢條斯理,好像喝咖啡。越式咖啡首先將細小又簡陋的蒸餾器放在水杯上面,然後一起放入大碗熱水中,再加入已磨的咖啡粉,將熱水淋在咖啡粉上,咖啡便慢慢從蒸餾器的小孔裏流下來,我計算過,一杯如四両燒酒大的杯,約15分鐘才餾完,最後隨喜好加入煉奶與否,便是一杯正宗的越式咖啡。聽說越南人會早午晚喝一次咖啡,每次蒸餾咖啡要20分鐘,再坐下慢慢歎,一天三次,每次一小時,一天便喝了三小時咖啡,真是想發達也慢人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