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幢成交陸續有來<br>外資基金轉戰次級商廈

全幢成交陸續有來
外資基金轉戰次級商廈

【本報訊】沉寂一時的外資基金大手掃貨潮再起。多家外資基金由年初至今的3個多月,已斥資超過70億元,在港狂掃全幢物業,目標為乙級商廈及工廈。
業內人士認為,隨着豪宅及甲級商廈呎價三級跳,外資基金已轉戰乙級商廈及工業樓,預計在籌組房地產信託基金的熱潮下,年內外資基金掃貨行動將持續。

首季成交金額過70億

多家外資基金之中,以澳洲麥格理最勇,繼年初以2.42億元購入葵涌威信物流中心全幢後,最近更一擲26億元,向摩根士丹利購入上環維德廣場,暫成年內最大宗物業成交。
成功套現並勁賺近17億元的摩根士丹利,繼以6.55億元購入中環星展銀行大廈後,最近更以近10億元,購入在港擁有5座服務式住宅的Shama九成股權,進軍服務式住宅市場。
就連從未涉足本港樓市的外資基金,亦加入戰團。其中澳洲基金Allco,便以近16億元,向置地購入鰂魚涌英皇道1063號全幢。
向以工廈物業為目標的星資豐樹物流信托,最近亦再下一城,斥10億元再購入沙田永得利中心15層。

翻新改裝轉手賺幾倍

第一太平戴維斯投資及住宅銷售部資深董事袁志光表示,近年豪宅呎價急升,回報率已跌至只有3厘的低水平,過去兩年在豪宅大舉入市的外資基金,已紛紛撤離這市場,加上甲級商廈呎價已大幅升值,令基金轉投工廈及乙級商廈市場。
他說:「例如早前由基金買入的星展銀行大廈及維德廣場,都說是位於中環核心區邊緣,呎價落後。基金買入後可透過翻新改裝,賣出去隨時賺幾倍。而工廈物業亦因回報率仍有6至7厘,受到不少基金追捧。」
他指出,目前外資基金掃貨潮只是剛開始,市場上仍有不少基金正積極物色物業,部署大舉入市。他預計,年內將有更多未涉足本港樓市的外資基金入市,大手物業成交將持續強勁。

麥格理最近一擲26億元,購入上環維德廣場,暫時成為今年內最大宗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