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語陸:買樓炒股邊樣回報高?

財智語陸:買樓炒股邊樣回報高?

究竟投資物業好,還是投資股票好?相信至今仍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又或者,邊樣賺錢賺得最快,邊樣就是好的投資工具。
不過,香港人始終對物業情有獨鍾,除了因為中國人覺得「磚頭」永遠是最值錢外,另一原因是在本地投資物業所帶來的「槓桿」回報的確非常可觀。事實上,假設一個投資者有100萬本錢,同時間他又看好樓市及股市,在常理下,他會願意只要付出1至3成的首期去買入一間約200萬的物業,但未必願意全副身家或做孖展去投資股票。假若未來樓價上升20%,他賬面上已有40萬元的進帳。相反,如果他以60萬元(相等於樓價3成的買樓首期)投資股票,股票要升7成始有此回報。因此,撇除負資產的經歷,似乎物業的回報更加可取。
不過,如果單從「錢」的角度去衡量投資物業及投資股票的回報何者優勝一籌,似乎有點以偏蓋全。第一、以上述買樓與買股票下注時的分析,已是兩類投資。第二、從流動性而言,物業始終不及股票轉身快,所以真的難以將兩者作一公平比較。

中價樓難升 豪宅有前途

然而,以目前香港的經濟增長步伐及維持溫和的通脹,長遠而言樓價仍然看升,但有一點要留意,如果是買樓投資,也要懂得從中揀卒。事實上,一般打工仔可以負擔的物業,目前價錢介乎200萬至400萬,我個人認為,此類物業未來的升幅不會有太大驚喜。究其原因,「能力有限」的買不起、「富有」的亦不會買這些物業,而此類物業的市場會集中在中產上。但要注意的是,中產的供樓能力,與薪金的多與少有很密切的關係,正常而言,一般打工仔每年的薪金加幅處於單位數字(當然有個別專才的薪金每年會以幾何級數上升,但此類人始終佔少數),但樓價升至某水平時,一般打工仔的收入未必可以跟上,在負擔能力未能跟樓價同步下,此類物業的升幅會有「頂線」。
相反,一直以來,豪宅市場為何仍然在高位爭持不下,最大原因是參與者都是非富則貴,他們投資物業都只是以身家的一部份下注,與負擔能力沒有密切關係,未來兩至三年時間,仍有機會出現「天價」。所以,即使是看好未來物業前景,也要先細心分析未來物業的種類。
我個人的投資始終喜歡是股票或基金,一來自己是做這一行,爭取回報自然較有信心。二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投資股票或基金過程當中,在投資智識上會不斷增值,可以做到老、學到老、投資到老。相反,投資物業則較被動,好像買了之後只等升值,最終可能賺到的真的是只有「錢」。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