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議伸展免費教育至幼稚園,免費總會幫到一些經濟較困難的人,但錢又是從誰人的袋掏出來?
香港學前教育可以比大學更昂貴,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像我身邊沒有孩子的朋友C說:「在幼稚園唱唱兒歌、畫畫圖畫、吃吃點心,為什麼學費比入香港某些大學更貴。」的確,香港最貴的全日幼稚園可以收取過萬學費。
名牌效應其實不用解釋,正如為什麼名牌手袋有權幾萬元一個,但質素的優越與價格之高不一定成正比,要明白名牌能給消費者優越感,這是滿足感的一部份。如果當名牌變成免費,人們反而不喜歡,所以那些名校還是會選擇直資路線,恐怕不會接受政府的資助,寧願繼續自選最名牌的學生。
一次在街上等巴士,聽到旁邊的中年父親打電話給阿嫂借錢:「有沒有二百元,後天阿女幼稚園要交書簿費。」情況有點像從前的粵語長片,很明顯衣、食、住、行都可以想辦法慳,但學費就是一口價,幼稚園暫時又未設有獎學金,沒什麼辦法可想。
對於較接近草根的階層,如果幼稚園可以免費實在是可喜可賀的事,一是解決了學費開支,二是變相來一個免費托兒服務,令家裏的成年人可以做點家務,甚至做幾小時的兼職賺些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