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簡稱華永會)昨天列舉三大理由,力撐興建連接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及調景嶺地鐵站的行人路的必要性,包括趕及在三年後落成、全程只需二十分鐘,以及對環境影響最小,稍後會向反對計劃的維景灣畔居民再度解畫,望他們回心轉意,讓西貢區議會在六月大會上通過有關計劃。 記者:許偉賢
華永會早於○四年便提出,斥資近七千二百萬,興建一條全長一千四百公尺、連接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及調景嶺地鐵站的行人路,但建議卻因途經維景灣畔而受當區居民反對,因而未獲西貢區議會支持興建。華永會將於六月份在西貢區議會上,再提出有關建議。
掃墓者20分鐘到墳場
華永會署理秘書李湘原昨日指出,按有關建議,行人路可望在三年後落成,是解決人車爭路問題最快的方法。
而據該會了解,該條行人路可令掃墓者在二十分鐘內,由調景嶺地鐵站直達墳場,較坊間早前估計的四十五分鐘為少,而且亦不如傳聞所指,會興建大量梯級。再加上該路段興建行人路對環境影響最小,例如初步估計,約只有九棵冠木受影響,因此是現行較可取的選擇。
期獲西貢區議會通過
李湘原指,理解維景灣畔居民的不滿,但強調華永會的建議,只為方便市民,希望居民能予以支持。華永會稍後會聯同區議員,再向居民進行游說,希望建議在六月召開的西貢區議會上獲得通過,令工程能在一年後動工,三年後、即○九年落成。
另外,民主黨新界東立法會議員鄭家富昨天前往政府總部請願,要求政府興建一條行車路,連接墳場與將來建成的西岸公路,民政事務局昨派員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