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四五」悲劇停不了? - 盧峯

蘋論:「四五」悲劇停不了? - 盧峯

三十年前的今天、三十年前的四月五日,成千上萬的北京市民自發走上街頭、走向天安門廣場。他們走上街頭是因為北京市政府把他們早一天放在天安門廣場悼念周恩來總理的花圈拿走、燒掉了;他們走向天安門廣場是為了把更多的花圈、更多悼詞、更多輓聯放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以表達對周恩來總理的哀思與悼念、以表達對文革亂局的憤慨、以表達對四人幫控制的政府的憤慨。這就是著名的「四五運動」或「四五天安門事件」。
然而對中共政權來說、對北京當權者來說,任何由人民群眾自行發起、自行組織的運動都是危險的、都是對當權者的威脅,即使悼念活動也不例外、即使悼念的是周恩來總理也不例外。此所以當時的北京政府迅速把運動定性為反革命事件,並派出大量民兵鎮壓悼念的民眾,以武力強行把他們驅散,不少曾參與運動的人更被審查、更被拘捕及監禁。
到後來隨着四人幫倒台、隨着鄧小平重新上台執政,「四五運動」得到了平反,參與悼念周恩來總理的北京市民不需要再背負反革命分子的「罪名」。
只可惜「四五運動」得到平反只是一個特殊的例子、只是一個絕無僅有的例子。鄧小平及中共當權者為「四五運動」平反並不是因為他們同意人民有權自發組織及參與政治性活動、並不是因為他們接受人民有權自發組織及參與政治活動,他們為「四五運動」平反只是基於政治鬥爭的需要、只是為了要打擊政敵包括四人幫及四人幫的黨羽。
當鄧小平等站穩陣腳後、當威脅他們的政敵消除後,鄧小平及新的當權者對人民自發性的政治活動、對人民自發組織的政治活動控制的只有更嚴、鎮壓的只有更兇。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西單民主牆運動固然以大規模拘捕告終,八十年代中期的學潮及民主運動同樣被無情的鎮壓。

最令人痛心的當然是八九年的天安門民主運動。這場運動同樣是由悼念活動開始的、同樣是由悼念活動引發的。八九年四月,北京學生及市民為了悼念逝世的前總書記胡耀邦而紛紛走上街頭、紛紛走到天安門廣場,他們一方面對胡耀邦受到的冤屈感到不平,另一方面也懷念他開放清廉的作風;接着人民開始要求政府更開放、要求政府更民主、要求懲治腐敗;然而北京當權者根本聽不進這樣的要求、根本容不下人民自發的政治活動、根本容不下人民自發的政治運動,結果,天安門再次成為當權者暴力鎮壓人民的地方,而且鎮壓的力度比「四五運動」時厲害得多,北京當權者動用了數以萬計的軍隊、動用了大批坦克、動用了很多殺傷力強大的槍械對付無辜平民,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可以說,中國民眾為了說出自己的心聲、為了說出自己的願望再一次付出血的代價,而且流的血比「四五運動」多得多。
更不幸的是,參與八九民運的人及他們的家屬的遭遇比參與四五運動的人更慘。參與八九民運並在鎮壓中死去的人,他們的家屬、他們的父母妻兒到現在還受盡苦楚、到現在還不能公開悼念他們、拜祭他們,甚至在今天、在四月五日清明節這個日子,六四死難者的遺屬還是只能偷偷躲在家裏悼念、偷偷躲在家裏流淚。
甚麼時候中共政府願意真心誠意接受人民有自發組織活動表達訴求的權利呢?甚麼時候中共政府可以讓民眾走上街頭、走到天安門廣場表達意見而不會發生「四五運動」、六四鎮壓這樣的悲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