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都有代表人物,甜心品牌。
剛到上海的晚上,朋友問可有興趣看Armani親自來華主持新系列發佈會,兼上海藝術博物館的回顧展覽啟幕。
這個邀請在十年前會令人興奮,在二十年前會讓人難眠。看他老人家過去來亞洲的興趣一點不明顯,去年來華受到自PierreCardin二十五年前獲得的空前歡迎,那種光榮讓他一年之內再次來臨接受燦爛光輝。上海是個大城市,各式條件幾乎準備就緒讓她成為一流大都會;只欠軟件成熟,其中一項為世故。
上海還不夠世故?
不要再搬出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陳年舊事啦,那輩風雲與人物都過去囉,好心!說的是今天二十一世紀,新世代的申城。人家幾句例牌讚美客套話便興奮得全城媒體亢奮地報道,太沒見過世面!雖然也十分可愛。相比之下,香港的冷眼勢利的確更老練,也太讓人討厭。
今天上海像八十年代,沸沸揚揚天天向上的香港,一切都可能,正面無往而不利,負面迅速化為烏有,生活樂趣來自貴有高檔市場,平有普羅市場,人人有工做,人人有不同檔次的魚翅撈飯。近年香港這份高低共享的樂趣不是沒有,只是少了一點甚麼化學作用,缺乏可讓人尋寶般的驚喜。那天在南京西路中信泰富吃過中午飯,隨便跑到旁邊小街蹓躂,看見在中國賣得十分紅火的「熱風」(Hotwind),以售賣出口剩餘名牌衣服鞋袜袋包成為內地青少年熱捧連鎖店。這樣的店子本來便是香港數十年前首創的特色,如今已經說不出有哪所店子提供這類尋寶遊戲。
從「熱風」出來,隔壁有女裝店名StarPlace,隔着櫥窗看到裏邊掛得雜七亂八的衣裳裙子竟然十分好樣,明顯名牌格局;就不是一般內地人普遍認識的幾個「國際超級名牌」(不斷的國際、環球、超級、頂級、大師……累得人仰馬翻。)入內細翻,哈!頭一件便是自己十分心儀的Marni,簡簡單單外形結構前衞複雜絲質上衫才賣三百元人民幣,轉個彎上恆隆廣場Marni店大概要付五千元。還有AlbertaFerratti、Chole、MarcJacobs、AnnaSui、Cacharel……夠響了吧,都是用中國絲綢中國人精巧手藝做成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