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據報道建議中國可逐步減持美國債券,加上多個中東國家部署增持歐元儲備,消息衝擊美滙,歐元直撲1.23美元關口。然而,美國10年期國庫債券價格未見受壓。
人行澄清成思危言論
《文匯報》昨日引述成思危的說話報道,中國可停止購入美元債券,增加向美國購入產品,並逐步減持美債,但強調要按部就班。中國人民銀行一名官員其後表示,這是成思危的個人意見。
溫家寶總理周一在澳洲發表演說時指出,截至2月,中國外滙儲備已達到8536億美元,換言之,已超過日本的8501億美元,躍居全球第一。據美國財政部資料,截至1月,中國內地持有2626億美元的美債,是全球第二大持有者,僅次於日本的6683億美元。
美國10年債券孳息(走勢與價格相反)最多僅升0.01厘,高見4.86厘;接近紐約午市更回落至4.85厘,無升跌。一日資債券交易員說:「假如中國將減持美債的消息千真萬確,債價不大瀉才怪。」
雖然人行官員出面澄清,但滙市對成思危言論的反應大過美債,歐元最多升1.38美仙(1.14%),攀上1.2277美元,是1月底至今新高;美元兌日圓曾低見117.24,跌0.44日圓(0.38%),跌幅較溫和,部份歸因歐元兌日圓交叉盤創新高。本港時間昨晚11時半,歐元報1.2255美元,升1.16美仙;美元兌日圓報117.45,跌0.23日圓。
中東央行部署增持歐元
花旗集團首席策略師塞韋爾估計,美元年底將跌至1.28兌1歐元和108日圓。
阿聯酋央行表示,將延至下月才決定是否把一成美元儲備轉為歐元。卡塔爾央行說,其歐元儲備最多可達四成,但不會披露現時的水平。科威特央行指出,歐元佔其外儲一個很重要比重。
據美國財政部發布的資本流動數據顯示,05年外國央行對美國國債興趣減少,去年中國只認購美國國債387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