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森 時事評論員
在一片勸進連任聲中,特首曾蔭權先生突然提到退休後要離開香港。曾先生民望高企,如日方中,事業正處巔峯,在這個黃金時間講退休離港,總給人突兀的感覺。
曾先生說,退休離港,「費事多多事幹」,「阻手阻腳」。曾特首又說,離開香港「真真正正灑脫一些,離開一些,對自己好,對人家也好」;「離開兩三年,讓港人淡忘,失掉行情,沒甚麼價值,才回來」;「給自己多些空間,給後手多些空間,給社會多些空間」。曾先生在這個時候提出「退休離港」,當然意有所指,也呼之欲出。
強調退休後離港
兩會期間,胡主席溫總理現身握手挺曾,及時對曾特首投以關愛的眼神,使他在倒曾逆流中化險為夷。中央訊息明確後,用嗅覺代替腦袋的政商二界,馬上聞出了氣味,找對了方向。在八百人選舉委員會人多勢眾的富豪們也爭相表態,支持曾蔭權連任。在政協領導人的呼籲下,政協富豪們在中英文報章撰文,挺曾連任。愛國陣營表態也不甘後人,保證倒曾鬧劇不再出現,也不會推薦任何人出來參選,與曾先生同台競逐特首寶座。
在山呼萬歲,眾星拱月的支持下,曾蔭權先生的連任幾乎看不出有丁點疑問。但為何會在此時提到「退休離港」?難道他的連任出現變數?
每個人總會有退休的時候,即使曾先生能順利連任,也不能千秋萬世,只能多做一屆,到二○一二年必定要鞠躬下台。問題的關鍵不在「退休」,而在「離港」。為何退休離港會給後手、即繼任者「多些空間」?為何要離港兩三年,失掉行情,沒甚麼價值才回來?
受陳太動向困擾
曾蔭權能否順利連任,阿爺心裏想些甚麼固然太難預測,內部派系如何影響香港政策也無法摸得準,但最困擾曾蔭權的,是他的老上司陳方安生的動向。
無論是去年十二月四日的普選遊行,還是政改方案表決前突如其來的記者會,陳方安生計算的準確,安排的周密,都令曾蔭權措手不及,非常被動。更令曾蔭權不安的是,陳太離任多年,魅力猶在,民望不減,今天在野之身,沒有發力的支點,他日若找到表演的舞台,例如特首候選人之類,其發揮之光芒幾乎肯定會將他比下去。曾先生最擔心的就是這個虛擬的恐懼會成為現實。一旦陳太與泛民合作,一百張提名票不難拿到手,屆時噩夢將會成真。
全方位消滅對手
曾先生表面是說自己退休後應該離港,給繼任人多點空間,其實是說給陳太聽的。陳太,你「多多事幹」,不時撻伐時事,月旦人物,你知否這樣做會阻礙我的連任大業?中央挺我而不會支持你,選特首你沒戲的了,看在上司下屬一場的份上,不要再爭着做時事評論員,可以嗎?
所謂強政勵治,就是要全方位堅壁清野,清除任何可能出現的障礙,將對手消滅於萌芽狀態。各位政治家,你們學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