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剛獲中信國金控股(183)入股19.9%權益的中信銀行,正全力籌備來港上市。中信國金行政總裁竇建中表示,若中信銀行上市,中信國金的股權結構可能有些變化,或會「促成中信國金有融資需要」,融資考慮包括為中信國金引入策略投資者,但無論如何,中信國金在中信銀行的權益將不會低於15%。中信國金董事總經理陳許多琳補充,不排除引入的策略投資者,同時入股中信國金及中信銀行,現已有一些實力雄厚的國際大行,表達入股興趣。
股價漲38% 成交第3大
市場對中信國金與中信銀行股權交易均引頸以待,加上憧憬「後着」陸續有來,中信國金股價昨一復牌即以4.5元高開,最高曾見4.925元,收報4.8元,急升38.13%,是98年4月以來的新高,成交達11.11億元,僅次於滙控(005)及建行(939)排名第三。
中信銀行若在港上市,連同中信國金,北京中信集團在港將有兩個上市平台,對於市場揣測,中信集團日後或將持有70.8%的中信國金私有化,竇建中認為這個判斷有「誤差」,即使將來中信銀行在港上市,中信國金仍然是中信集團重要的離岸金融平台,即使中信銀行再引入其他策略股東,中信國金也會保持着中信銀行最大戰略投資者的地位。
中信銀行的股本回報率較中信國金為高,他相信收購有利於提升後者每股盈利,至於交易市賬率會否偏低,他認為不能與其他外資行按現金作價入股的個案比較,是次乃同一母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換股交易。
陳太補充,中信國金長遠將是中信系內繼續向國際化前進的引擎,至於中信國金擬引入的策略股東誰屬及入股比例等,還須與中信集團及中信銀行洽談。
根據協議,若中信銀行引入其他戰略投資者或上市前增加核心資本,中信集團將負責增資,但確保交易完成後,中信國金持有權益不低於15%,即中信銀行盈利可按股本計入中信國金損益賬的最低股權要求。中信國金旗下的中信嘉華銀行,將易名中信銀行國際。
德意志研究報告認為,市場對中信國金的入股交易反應「過敏」,此舉有助每股盈利增值10%,股本回報率也可從9.1%提升至9.5%,合理股價應為3.5元,故建議在現水平減持。摩根大通引述管理層指,中信集團是次出售的中信銀行股份,全屬該行舊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