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留下壯觀的文化遺址,人人都想看,但愛它隨時變成害它。美國最新一期《新聞周刊》列出世界七大最瀕危奇觀,中國萬里長城名列其中。文章指出,歲月侵蝕、全球暖化和過度發展,都是危及文化遺址的因素,但最大威脅當首推旅遊,對水源和基建都帶來很大壓力。世界文化遺址基金會(WMF)主席伯納姆表示:「旅遊對世界遺產的未來有巨大潛力,但無適當的管理,就很容易失控。」
中國萬里長城
全長6,352公里的萬里長城,長年累月受風雨侵蝕,再受到商業活動和當局大事發展影響,近三分二地段已被摧毀
埃及樂蜀神廟(Luxortemplecomplex)
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4世紀,受旅遊活動、盜竊和阿斯旺水壩(AswanDam)導致土地積聚鹽份威脅
秘魯馬丘比丘古城(MachuPicchu)
建於五世紀,坐落安第斯山,有「印加失落古城」美譽,由於每年有五十萬名遊客參觀,令古城的石基出現耗損
伊拉克巴比倫古城(Babylon)
由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建造,在伊拉克戰爭中遭美軍肆意破壞,以致道路損毀,一些瑰寶和古物被都人搶走
馬爾代夫(Maldives)
這個由12,000個島嶼組成印度洋國家,景色怡人,但受全球變暖威脅,海水水位持續上升,馬爾代夫正受陸沉的威脅
印尼珊瑚三角洲(CoralTriangle)
有三千種魚類,六百種珊瑚,但海水溫度上升再加上漁民濫捕魚兒,威脅到當地海洋生態
意大利威尼斯(Venice)
在公元四五二年興建的水都,一直受水浸威脅,近年更因為有很多貨輪和郵輪經過,掀起大浪,加重水浸威脅
美國《紐約每日新聞》